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龙性谁能降,鸥盟自可亲。


好将湘上水,一洗马前尘。


蕙帐眠山月,荷衣伴角巾。

世路纷惊眼,瞿塘更孟门。


缴还腰下组,归去谷中村。


桂树堪招隐,桃花欲问源。

对妇品茶谱,呼儿检药经。


一区虚白室,半亩草玄亭。


浊酒堪埋照,东篱笑独醒。

竹林真玩世,金马伪逃名。


达士期朝彻,高人贵夜行。


寒蝉秋自急,凉露饮逾清。

微禄不果腹,浮生堪息机。


空囊吾已惯,丛桂旧相依。


失路行偏远,回头未觉非。

岂避弓蛇影,生憎凫胫添。


闲看稚子戏,未怪老夫潜。


粳稻馀三釜,蚕桑具一缣。

尘容聊一洗,发垢正新梳。


药里开蛛网,芸编走蠹鱼。


调希弦可解,意到竹堪书。

懒性宜高枕,途危畏及秋。


非无溟北翼,自薄陇西游。


葛令求丹药,江生笑黑头。

匡坐适禅心,西风入爽襟。


归存压舟石,不用买山金。


溟渤万千顷,罗浮四百岑。

童稚亲情我与君,中年飘散忽如云。


故园骨肉今谁在,异县山川此路分。


月落雁鸿犹顾影,天寒乌鹊漫呼群。

令公读书处,归去又残冬。


潭冷鱼依石,岩深鹤护松。


穿云穷望眼,踏雪记行踪。

薄伎谬承金马诏,虚名敢厕玉堂群。


鞲鹰仄目空绦縼,野鹤深巢但水云。


有客孤桐谁共理,故人尺素阻相闻。

招隐漫怀南国士,移文应笑北山群。


乡心千里惊黄叶,客梦三秋动白云。


不奈鹡鸰天际急,可禁蟋蟀雨中闻。

玉署何因眼并青,似缘踪迹念漂零。


文章岂厌穷愁色,日月还高著作庭。


双阙晴云新视草,三江春水渐扬舲。

家傍青山曲,门当绿水斜。


长峦通畎瀹,古木间桑麻。


吾欲学为稼,将无遂及瓜。

南北神州竟陆沉,六龙潜幸楚江阴。


三河十上频炊玉,四壁无归尚典琴。


蹈海肯容高士节,望乡终轸越人吟。

去年书剑返咸阳,庐岳登高一望乡。


不见秦城售赵璧,但闻丰狱弃干将。


洪都蔓草牵衣带,大庾梅花笑客装。

一自辞簪绂,归耕陇上桑。


宦情流水澹,清梦白云长。


节旧持秋宪,书曾拜夕郎。

烟水渺无际,孤舟枫树林。


溪声来枕畔,渔唱隔江阴。


白鸟为幽侣,清流见素心。

浩荡南暝外,逍遥任此身。


湖山如往日,烟月待归人。


野老能分布,沙鸥不厌贫。

幽期复何在,竹下与花边。


携鹤坐芳草,呼童种秫田。


门多问字客,箧有卖文钱。

罗浮苍翠里,原是列仙乡。


向夕开帘望,钟声到上方。


行吟古洞口,坐卧清溪傍。

园菜初抽甲,林花正缀须。


寻芳引藜杖,得句付奚奴。


是处馀三径,何天问五湖。

自是逢时拙,非关值数奇。


独行持素履,孤调写朱丝。


白昼啼青兕,晴天掣赤螭。

会心不在远,鱼鸟自相亲。


进此杯中物,挥他扇底尘。


松云随杖屦,竹露湿衣巾。

空门亦自可,且听演三车。


尘世风中絮,浮名水上霞。


一丛贞士菊,五色故侯瓜。

风雨潇潇暮,扁舟下郢门。


言辞紫薇省,归卧梅花村。


山好仍当户,溪深别作源。

屋后数竿竹,墙边几亩桑。


自怜臣袖短,空负圣恩长。


病起繁霜鬓,生还老夕郎。

还尔三旌贵,留余八尺身。


如何日暮处,俱是远行人。


春后官才弃,秋来食已贫。

一枕青山里,双桡碧海边。


乘潮收蟹稻,带雨种■田。


作赋犹能卖,酟邻不乏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