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画屏人去锦鳞稀,愁见啼红染客衣。


纵使到家仍是客,迢迢乡路为谁归。

太行王屋是天关,吐出风云天地间。


河内休夸盘谷胜,共城亦有石门山。

袅袅丹崖倒碧松,悬泉一道挂飞龙。


闲磨石镜惊山鸟,映出青天对雪峰。

河济谁言不共流,青春恶浪古怀州。


荡摇少室三花树,倒映天坛白石楼。

淇门不减越江头,卫女宁论越女游。


濮上春花如锦绣,桑中五月采莲舟。

昔日武王东阅师,龙争虎斗至今悲。


漂自化为商地水,白云翻作孟津旗。

西山西望自堪愁,耐可源泉向北流。


不见玉台歌舞处,可怜昔日帝王州。

雷首千峰锦削成,蛇盘千里翠云生。


即从北岳分明去,便压辽阳跨海行。

华山中断浊河开,浪打雷门势莫回。


巳铲潼关为汉垒,更分仙掌作秦台。

经过此地许重来,旧路依然十日回。


一片闲云归暝岫,千峰圆月印香台。


心同石溜寒偏细,目与松窗夜并开。

信道尘中不见尘,波波犹自说闲身。


故山未返同为客,中道何堪更别人。


几欲兼程将禁夏,因贪良晤忽经春。

七体雄篇推哲匠,千寻飞瀑下天台。


吟成好句敲推久,忘却危梁经过来。


蜡屐岂应遗雁宕,奚囊无计逐龙媒。

梦想西湖二十年,输君先我祖生鞭。


六桥花信供诗笔,四面山光上画船。


歌馆醉吟翻艳曲,精林来往悟真禅。

诗情偏重宦情轻,谁似杨家好弟兄。


风雅一门分鼎足,纵横七字筑长城。


逢僧说瀑眉毛冷,随地看山耳目清。

尘外轻身身外尘,随风飘忽若为邻。


三年乐事惟今日,一路吟诗送好春。


远水度钟知古寺,隔桥闻语识乡亲。

罗生惯骑惯著跌,犹然自诿马蹄啮。


仰面贪看罗浮云,不觉马蹶濡裳舄。


试问蹶时可动心,打破这敬无处寻。

东村西村乱犊鸣,天南天北雨云生。


双双浴鹭缘何事,恰恰啼鸠还底情。


潦潢恶浊愁路滑,觳觫见之当眼明。

我家久住龙溪上,说着龙溪便有情。


荔子不将梨斗美,沙螺休与蟹争衡。


江村妇女蕉衫窄,市巷儿郎木屐轻。

不分宾主共林塘,脱下朝衫作道装。


酒为老夫开瓮盎,茗和春露滴旗鎗。


津头水满鸳鸯下,墙背风来枳壳香。

真觉依帝城,参差仅十里。


削成五招提,如薄太清起。


凭高尽胡越,眺迥入箕尾。

来日日炎归雪飞,星轺江汉远騑騑。


空山驿傍春梅静,荒徼人逢汉使稀。


南国音书凭旅雁,上林花色待朝衣。

客窗连日雨,晨发趁晴光。


秃鬓去秋老,倦心愁路长。


终须山坐静,有感水流忙。

少小从师读鲁书,几回掩卷想风雩。


得游邹鲁圣贤地,谁创华夷道德涂。


地势虽然有离合,脚跟却莫放模糊。

故人重九饮,招我梵王家。


每爱粤乡乐,翻愁蜀道赊。


今朝白云酒,来岁锦城花。

我趍孟嘉会,且放惠休家。


兴到诗三和,尊空酒再赊。


百年怀故土,十载负黄花。

禅宫足清赏,何必问仙家。


山色到门近,泉声绕涧赊。


白头羞落帽,短扎梦生花。

仰临千仞寺,俯视万人家。


目送南溟阔,心悬北阙赊。


参差临水竹,红白隔溪花。

聚首何年约,登临到处家。


物华撩我赋,村酿为君赊。


马足怯山径,衣裾刺草花。

万里长为客,重阳始到家。


偶然清兴发,不惮白云赊。


纵酒衰颜赤,看山老眼花。

九日诗兼酒,何须靖节家。


我情殊未已,山路亦非赊。


何处风攲帽,禅房菊未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