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枫桥西望碧山微,寺对寒江独掩扉。


船里钟催行客起,塔中灯照远僧归。


渔村寂寂孤烟近,官路萧萧众叶稀。

江南卑湿地,往往如长沙。


薄寒能中人,毛立噤齿牙。


初犹遭蒸炊,又似缚且檛。

松下清风吹我襟,上方钟磬夜沉沉。


已知庐岳尘埃绝,更忆寒山雪月深。


高谢万缘消祖意,朗吟千首亦师心。

清冬洛阳客,寒漏建章台。


出禁因风彻,萦窗共月来。


偏将残濑杂,乍与远鸿哀。

画槛雕楹十二栏,一时尊酒盛词坛。


风人把袂游平乐,月姊更衣下广寒。


台接丹山翔彩凤,箫横碧落度青鸾。

握手论心尽鹖冠,相逢何意复长安。


衣裁薜荔元同色,剑合芙蓉好并看。


明月万家阊阖晓,青山十载路岐寒。

绿野晴开一径宽,清尊携客此盘桓。


千枝的皪明秋序,万朵娉婷立暮寒。


露色总深陶令采,霜华谁问楚臣餐。

节已过长至,花犹耐早寒。


似忻彭泽采,偏称汨罗餐。


袅袅团霜砌,亭亭立露盘。

尔谁造,鸣何早,趯趯连声遍阶草。
复与夜雨和,游人听堪老。

中宵飞雪暗寒天,三尺遗孤傍膝前。


画荻自怜灰有泪,拥炉空叹夜如年。


孀闺字迹龙蛇动,相国文章日月悬。

秦楼凤去,闲过了、踏青佳节。
云髻罢妆梳,新愁难解,妙香空爇。
但夜来、剪取残缣,玉梅传恨,数枝花叶。

出郭乘时父老欢,频年稼穑问艰难。


边烽自不虚龙剑,客礼谁能重鹖冠。


地合千松山更秀,天垂片雨日多寒。

水石波翻只未安,叩舷歌彻海风寒。


蓝田玉冷烟千顷,沧海珠明月一丸。


说幻可堪悲去住,忘情未许到衣冠。

道路冬无雪,山原腊始寒。


平林风力疾,落叶雨声乾。


冰玉诗肠瘦,江湖酒思宽。

天风吹落九塞寒,使者高标切云冠。
夜半骑马如跨龙,白玉之鞭黄金鞍,马首明珠声珊珊。


赤髯绿眼光走电,提戈百万俱材官。

三月三日开春盘,入门解佩声珊珊。


晋人曲水空芳草,楚客征衣自泽兰。


明月万家沉鼓角,银河千尺堕阑干。

奇月必用重,谁与开其端。


贵阳而贱阴,于此亦可观。


况于五阴后,苍龙挂高寒。

高阁俯澄澜,湖光入座看。


遥空箫管咽,夹水绮罗寒。


笑语连天沸,呼声动地欢。

交深淹旅泊,共宿楚江干。


雪积征途远,波惊客梦残。


饭牛天欲曙,枕曲夜犹寒。

珍重词盟未许寒,殷勤相送出江干。


双林暂恋清凉胜,一水先疑聚会难。


沙鸟候迎征缆解,晚霞飞伴酒杯乾。

敢向寒边叹索居,衰残难执化人裾。


曾同一窖终怜雪,已到中天却寄书。


生死既分情倍切,去留虽异罪仍俱。

抖搜十年恨,全倾大海宽。


看人忙不了,于我竟无干。


爆竹何曾响,蠹鱼依旧寒。

细看生何用,平生厌素餐。


泪将一岁尽,事向五更攒。


海静三山稳,云高五老寒。

总是冰霜地,非关我独寒。


一身蹲雪底,双眼向云端。


索句从朝起,烧泉到夜阑。

经岁无人趣,惊看腊又残。


霜添窗纸厚,风使衲衣单。


彻骨寒无路,扪心泪有端。

白社何年别,青山此日看。
风尘双鬓短,江海一尊残。
猿鹤惊人去,松筠掩径寒。
青尊病里罄交欢,况复风尘旅思宽。
天地只怜词客在,莺花懒逐世人看。
边关鼓角春声惨,宫阙星河夜色寒。
漠漠愁笼树,霏霏寒洒空。
从龙连北极,如盖感西风。
海上将残雨,天边送断鸿。
爱子林亭胜,高秋驻马鞍。
梨红先着露,竹碧自生寒。
惨戚伤多事,淹留强一欢。
玉山腊月春意动,独树花开照江干。
高阁此时宜望远,开尊与子一凭阑。
雪消野渚凫鹥乱,水落渔舟网罟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