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越绝山川深更深,不须登览自来临。


胸中丘壑忽相遇,眼底尘埃无复侵。


得趣早同彭泽径,把杯时赴广文襟。

筠州喜陪笑语新,銮坡自来清湖滨。


更招明月作三客,此外正复难其人。


瑶觞十飞才小醉,追逐牢愁出肝肺。

聊为溪上游,一步一回顾。


悠悠出山水,浩浩无停注。


惟有旧溪声,万古流不去。

木奴困新移,憔悴雪霜侵。


呼童剪其颠,割爱虑已深。


会待春气回,青枝补故林。

北窗何所见,疏竹杂遥岑。


凉飙思有无,虚檐动萧森。


此兴何由尽,移床入翠阴。

春林绕舍青,门馆终日静。


吾心乐有馀,所寓皆胜境。


更凿庭下池,溶溶浸山影。

青青榹树林,下荫苍藓石。


幽人宴坐时,怀抱忘其适。


不见暮樵归,寒山雨中碧。

茅檐入竹低,旷野时寓目。


寂寂农家春,新秧满田绿。


何时稻登场,秋山响蓬朴。

煌煌海棠洲,锦树临清湾。


常恨湾头风,吹花走潺湲。


潺湲去不息,花亦无由还。

吾庐犹未完,作意创此堂。


悠然见南山,高风邈相望。


宾至聊共娱,无宾自徜徉。

清霜一夜倒蒹葭,放出湖光彻远沙。


漠漠浮烟收欲尽,晚风轻浪蹴银花。

藤萝拨不开,石窦一镜明。


携瓢酌清甘,漻然莹心神。


我病不能酌,时来听泠泠。

莲池一亩馀,弥弥吞众流。


花繁不近堤,欲往无方舟。


不及池中鱼,随波自沈浮。

秀色亭亭并傲霜,征君晚节共芬芳。


延年益寿资灵草,玉碗金茎递进觞。


三径开尊如九日,百年沉醉几千场。

长河五月雨,一夜十尺强。
大星映南斗,微风生蚤凉。
坐此景物畅,怀彼路阻长。
山堠鸡鸣出翠烟,苍苍北斗县楼边。
一年为客岁将暮,此日别君殊可怜。
数里枫林过驿路,谁家橘柚照归船。
云松轩馆净林扉,十日寻幽且未归。
坐对清秋桑落酒,行褰高树薜萝衣。
石栏度曲凉风动,竹屋吹灯夕漏微。
觚棱回首六经春,重挈荷囊上要津。
桑下未忘三宿恋,柳边仍喜一番新。
即开东阁招奇士,快与西湖作主人。
公堂柱笏文书省,日月青山在眼前。
吟到有诗端自肯,醉中因酒亦天全。
霜高远树参差外,风落孤鸿灭没边。
百尺飞楼俯碧湍,六峰秀色绕阑干。
杏花落尽东风恶,燕子归来社雨寒。
梦里香烟生绣幌,酒酲红蜡腻铜盘。
避世诚何意,为园信有才。
阴晴三月暮,远近百花开。
春讶林塘遍,时愁风雨来。
半阁初成,正见南山,名曰悠然。
有疏窗六尺,低才压帽,藏书两架,小恰如船。
芳树檐头,晴岚屋上,放了晨衙即醉眠。
为秫求官兴颇深,忽怀松菊便投簪。
先生万事皆如此,何独悠然见碧岑。
着眼看山不见山,徒劳终日对孱颜。
偶然境意相迎处,只在寻常俯仰间。
几日陟云烟,危峰懒著鞭。
聊将临别意,为我谢悠然。
一笑灵龟尾曳涂,扁舟聊复寄菰蒲。
潮生潮落帆来去,云卷云舒山有无。
风定若教胥怒息,月明空忆蠡游孤。
番阳东下万山围,魁阁峥嵘面翠微。
云接大荒回古色,波涵落木动晴晖。
宦情静与游鱼逝,诗思长随夕鸟飞。
风凄日薄鬓毛新,岁岁年年乐此辰。
多少昔贤留赋咏,大都九日称清贫。
瓮头无酒心仍醉,篱下看山意愈真。
雉堞周围曲水隈,观澜桥畔尽亭开。
同心喜有□花伴,即景惭非作赋才。
淮上忽闻停戍角,济中相与乐仙杯。
远游蜀道历艰难,径上甘泉豹尾间。
荷橐忽思辞北省,拂衣自喜见南山。
当时旁舍基犹在,回首垂髫鬓已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