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喧鸦争入帝城飞,映雾翻林扬曙晖。


宫女乍闻惊梦起,省郎纷逐散朝归。


声传万井含钟杳,影落千门带月稀。

禁城钟动启金扉,凤辇时巡出帝畿。


黄纸特颁都护敕,绯罗齐赐从臣衣。


祥云捧日浮丹仗,芳树和烟隐翠微。

我闻谂禅师,断薪接绳床。


杨岐初住时,撒雪满屋堂。


庭松下法子,瓶水注道浆。

江汉星分本上游,中天一统帝王州。


时瞻王气蟠龙虎,实有文光贯斗牛。


词客晓从三殿下,笔端人拟五云留。

仙客春帆径楚波,帝陵佳气郁崇阿。


郢中白雪逢知少,汉上彤云入望多。


此日南冠聊鼓枻,他时北阙迟鸣珂。

陪驾西郊外,遐观倦未还。


荷深七里泊,云近五华山。


境胜嗟来暮,官微愧不闲。

咸平处士骨已稿,尺素谁传双鲤鱼。


宝藏尚有安抚印,遗稿元无封禅书。


人清并遣乌亦好,字劲宛得梅之馀。

圣主南郊奉大禋,宫门留钥付亲臣。


龙池漏点沿城报,虎卫军容夹路陈。


令肃自应闲将略,才高谁足重儒绅。

云舒云卷晓风凉,千尺松梢鹤唳长。


昨夜月宫飘桂子,至今楼殿带天香。

飘飘飞盖入仙山,楼阁初逢碧霭间。


为问蟠桃今熟未,客来一食欲忘还。

一轩谁与写清辉,地近城闉却少知。


只待中秋深夜看,玉蟾低蘸碧琉璃。

燔燎中天报礼成,六龙回首万人迎。
天应不断酬丰岁,臣也何惭继颂声。
五色画旗风里掣,九斿云䍐日边明。
人间热恼正匆匆,才入山门便不同。
云板声中僧出定,月台影里佛观空。
堂阴岑寂常如夜,殿角清凉不见风。
宿雨洗苍骨,峰峦发新秀。
寻幽蹑奇踪,腾踏众山囿。
层林锁岩隈,突兀见危构。
淡日泊在扶桑边,四山浮云来蔽天。
本是阳和变杀气,发出燥土如云烟。
吾皇神圣来赫怒,诸公饱饭日晏然。
语话相投意便亲,底须交久往来频。
半生未得吾忘我,一默方知妙入神。
大患有身身是患,至真无迹迹非真。
箨冠随所适,竹杖复行吟。
夜月青莲宇,秋风珠树林。
根尘迷至性,诗酒涴禅心。
贫贱论交日,凄凄多苦颜。
井寒晨炊少,室静共僧闲。
囊里常留药,人前笑买山。
岁徂燕旅怜为客,郊建龙旗走从臣。
青琐初传仙仗晓,黄麻遥度凤楼春。
时崇礼乐衣冠重,阳动乾坤草木新。
偶趁秋风一到城,市尘湫隘败人清。
牵丝聊作逢场戏,举眼那知得月明。
寂外幡幢皆古意,堂边萱草自秋声。
权门嗟来食,诸郎愿操瓢。
独有聘君孙,诗裁九牛腰。
南州翁仲泣,祖风端未遥。
几年巾屦四方游,倦足还逢胜地留。
电迅禅机超达磨,云闲诗意等汤休。
绝尘貌与烟霞古,叠石心存岱华秋。
城里丛林一唾捐,收身微笑寄湖边。
此生直欲看山老,不住真为出世贤。
野屐懒穿双露脚,云裘嫌重右披肩。
方外得师晚,相逢出古心。
交成真合水,意在始知琴。
宦路尘泥久,禅扃岁月深。
祖意生来达,诗心老去专。
传灯与谁子,绝笔在何篇。
朝客散谈席,野禽窥法筵。
海上东来转法轮,祖衣传久色逾新。
携将天目山中雨,洒向蛾眉石上尘。
行道要从无佛处,开堂须著有缘人。
十刹亲题请疏开,法筵击鼓动春雷。
自离南楚传灯后,重为东吴倡道来。
两柱承天行日月,六鳌从地涌楼台。
朝游双峨阳,暮宿雪堂阴。
月落疏钟度,霜寒清夜深。
谈玄析奥义,观妙徵素心。
昨夜金鸡动北辰,五云阙下听丝纶。
金泥照耀传天旨,冠冕从容拜紫宸。
四海氛埃俱荡涤,明廷治化喜更新。
承天吴首刹,结构素云奇。
金碧辉晴昊,规模胜昔时。
欲知南楚事,须读郑公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