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燕京曾伴广寒游,还忆浔阳月下舟。


桂籍弟兄元旧侣,梧城杯酒又新秋。


风波失路谁青眼?


岁月无情易白头。

高阁迎寒罢胜游,栋云帘雨洒孤舟。


星移物换悲前代,南浦西山又报秋。


千里交情堪下榻,双龙佳气自连牛。

琴川网罟如云起。
水涨蒌蒿长满地。
欲将佳咏继欧梅,体物茶烟无好意。

往事君能说。
少年场、自呼青兕,比余诸葛。
姻娅何须论琐琐,肝胆交倾冰雪。

官署相招慰旅情,东南形胜说宣城。


敬亭恍接三吴势,宛水犹驰六代声。


忆昔诗流嗟我老,隔江风景逼人清。

绿草夹阶长,凭轩共晚凉。


鸟声投暝树,霞影蘸清觞。


兴剧三秋赋,年衰几日狂。

生前自择长眠地,旷达如君有几人?


斗酒只鸡翻酌我,墓门车过不嫌频。

立朝共踏东华土,居里同抽北阙身。


从此清风与明月,尊前真属两闲人。

青衿学道不忧贫,黄发相看并乞身。


前有二疏今可企,免教人谓鲁无人。

夜来风雨不成寒,似念幽人在考槃。


老夫老态月应道,明镜明朝君自看。

夜深风露恰知寒,风在絺衣月在盘。


一樽浊酒对明月,千里佳人应共看。

二百年间有此台,仙僚几共看花来。


若为独对吟堪惜,更着多情梦与回。


香佩应遗华月浦,玉姿定化彩云堆。

谁种名花满曲台,天香应自洛中来。


却怜宴笑人非故,漫对秾芳首重回。


十日繁开霞作障,一栏红艳锦成堆。

笋舆欲尽碧峰头,翠竹深松景自幽。


潦倒共拚今日醉,不知萸菊为谁秋。

醉来萸菊满簪头,况值僧居景最幽。


七步何才争出手,兴馀书破一山秋。

殊方传酿得新醅,糯麦融成造化胎。


风韵只凭葭管透,阳春疑似蜀江来。


坛封未许诗人剖,糟粕常令盏水催。

紫李黄瓜杂酒卮,南风葛袂正披披。


浮生本亦如闲戏,卖械今真骇健儿。


潦倒且拚文字饮,输赢不了古今棋。

蓓蕾含春醉未醒,才开一点最多情。


精神却恐忙边忽,风韵从知瘦更清。


色混夭桃红自别,香浮夹蝶舞来轻。

喜遇王孙笑口开,又将双眼洗黄埃。


紫霞杯向三秋酌,茉莉香从百粤来。


山拱朱门成伟观,天生护国总奇才。

笑把当湖作故乡,话投诸阮总贤良。


氤氲春色催人醉,夹杂汀花入酒香。


几许扁舟来我辈,满前生意为谁芳。

团团孤石对层峦,小坐堪留半日欢。


僧径曲随虚阁转,秋山间带夕阳看。


行云流水情何远,乌帽青天眼自宽。

石田仙人玉为节,绣衣秋映琪花雪。


袖挥骊珠五十六,飞到淮南是明月。


淮南高士王方平,双骑苍鹿吹瑶笙。

百枝火树千金屧,宝马香尘不绝。
飞琼结伴试灯来,忍把檀郎轻别。
一回佯怒,一回微笑,小婢扶行怯。

辋川路转红桥下。
巷僻多车马。
牙签玉轴富装潢,堆绕一庭书画。

曾吹藜杖到蓬莱,亲见银潢铁锁开。


析木津头排列宿,鳌山脚下走轻雷。


荒城夜雪欺行李,画角晨霜送落梅。

眼见名花病已轻,手攀芳树思如酲。


飘零万片都无恨,点缀残枝更有情。


日暮莫辞银烛照,夜寒谁为宝瓶生。

暮春南池上,游朋一追随。


岂不能把酒,亦复多成诗。


主人歌声长,尘务谁思惟。

名高二相虽陈迹,犹是官梅玉雪风。


吟到金华侍臣语,不妨包括锦囊中。

雪后园林春已来,亭前花为醉翁开。


暗香一阵知多少,徐步凌风索笑杯。

报政冰溪岁晚时,清心馀韵忽横枝。


仙坛观上陵阳子,化鹤千年华表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