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龟纱隔雾,绣帘钩月,那时曾见。
照影儿、觑了千回百转。
素艳明于练。

雕墙风定,绮窗烛灺,沉吟独坐。
料雪霜深处,司花神女,暗里焚百和。


恼人一阵香初过。

而今风韵,旧时标致,总皆奇绝。
再相逢还是,春前腊后,粉面凝香雪。

芳心自与群花别。

冰檐垂箸,雪花飞絮,时方严肃。
向寻常摇曳,凡花野草,怎生敢夸红绿。


江梅孤洁无拘束。

数声回雁。
几番疏雨,东风回暖。
甚今年、立得春来晚。

新元才过,渐融和气,先到帘帏。
谩闲绕、柳径花蹊里。
探看试、春来未。

笙歌间错华筵启。
喜新春新岁。
菜传纤手青丝细。

去年元夜正钱塘,看天街灯火。
闹娥儿转处,熙熙笑语,百万红妆女。


今年肯把轻辜负。

雨孱风瘦,雪欺霜妒,时光牢落。
怎奈向、天与孤高出众,一任傍人恶。


凡花且莫相嘲谑。

上苑乌啼,中洲鹭起,疏钟才度云窈。
篆冷香篝,灯微尘幌,残梦犹吟芳草。
搔首卷帘看,认何处、六桥烟柳。

大钧将首化,微物亦先知。


草木色皆得,禽鱼意自怡。


和风无不到,馀凛欲何为。

帘旌微动,峭寒天气,龙池冰泮。
杏花笑吐香犹浅。
又还是、春将半。

料峭风痕,微茫雪意,嫩晴天气春曙。
水曲环花,舟轻泛叶,棹入空明深处。
枝北枝南路,一半与、秋芦分住。

风拂新芳映短墙,典型依约类丁香。


梅花欲谢渠先坼,消得东君为汝忙。

豳郊寒重勒春迟,消息如今尚未知。


只是垂杨最先得,每朝来觅向东枝。

蛩语供愁,僧规习静,夜长秋味如许。
断酒生寒,催租吟近,天又凄凄微雨。
灯烬魂先瘦,怎禁得银虬还诉。

搦儿身分,测儿鞋子、捻儿年纪。
著一套、时样不肯红,甚打扮、诸馀济。


回头一笑千娇媚。

雪梅风柳,弄金匀粉,峭寒犹浅。
又还近、三五银蟾满。
渐玉漏、声初短。

东风初到,小梅枝上,又惊春近。
料天台不比,人间日月,桃萼红英晕。


刘郎浪迹凭谁问。

梅英粉淡,柳梢金软,兰芽依旧。
见万家、灯火明如昼。
正人月、圆时候。

老去探春每怕迟,酒朋棋伴日相追。


无心柳絮当人起,有意桃花背马随。


台榭草蒿离乱后,往来弦管古今悲。

去岁探花烦两郎,今年逢春情更长。


广文主人似知我,一首新诗能发狂。


载酒可以过扬子,肩舆不嫌干辟彊。

禹葬稽山不记年,丹青落尽庙依然。


神文秘在藏书穴,俭德流为菲饮泉。


龙瑞峰峦高近日,鉴湖烟水阔浮天。

万家镫火庆元宵,听佳音传报。
道绿云、无数将田绕。
预知是、丰年兆。

风帘萧飒,兽炉融煦,乍寒轻暖。
似熟梅天气,阴晴半。
甚时序,教零乱。

雪云侵晓冻颇黎。
帽檐低。
梦向清溪南畔摘繁枝。

小桃含露海棠烟,带生香拗断。
细思量、猩色屏风畔。
也曾惹、云鬟乱。

彩笔愁拈,画屏倦倚,良辰谁共游冶。
小篆香消,微波帘卷,还又夕阳西下。
曾说金钱买,信一刻、春宵无价。

紫陌春回,禁城夜暖,琼箫灯市吹起。
漠漠烟痕,溶溶月色,掩映曲坊珠翠。
嗟念文园老,渐羞趁、落梅秾李。

溪曲抱村,竹深藏径,闲门谁肯临候?人日梅开,新年鸟啭,迎到东林故旧。
生计柴桑拙,叹仍是南山种豆。
田家隔岁重来,应笑菜肥人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