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二广外台首,威棱著一门。
志期诸郡肃,忍见匹夫冤。
奋系犹鹰鸷,兴谗有兔爰。
卢侯场屋声,天马腾渥洼。
残膏沾后人,奇芬吐天葩。
来踏九陌尘,去种河阳花。
伯仲三珠树,优为一世才。
人琴先起恨,金玉遂俱摧。
南阮方深痛,阿连尤可哀。
籍甚青箱学,醇乎赤子心。
片言皆可复,一伪不容侵。
处事几游刃,论交欲断金。
廉白真家法,原由金紫贤。
兄辞岭南赙,弟却澧阳钱。
筑屋吾将老,藏书手自编。
早岁擅词场,夷途列雁行。
一麾分楚甸,双节照江乡。
莲社容寒晚,葭莩接老苍。
数马谦恭甚,挥犀色笑温。
风流士龙裔,文采左丞孙。
晚幸成三径,身胡遽九原。
七年分袂一相逢。
倏南北、又匆匆。
白发两衰翁。
虬龙金璧走天阍,下有高陵几代孙。
赋掷玉声那问价,笔生春意自无痕。
尚书补去由高第,廷尉除归不署门。
云麦供羞荐紫阍,里闾初识子威孙。
千年海骨蟠桃实,六日天眉画桂痕。
饱见雪霜威剑阁,行看松柏老夷门。
勋业平阳重,才华子建先。
高风延世济,大笔得家传。
事至皆游刃,辞新尽应弦。
抠衣平昔登门下,曾许横经近绛纱。
江上一言冰玉远,天涯长叹水云赊。
不才漫忝朱为绂,承学终惭发已华。
声华籍籍冠诸公,三十年前浙水东。
造次谈经皆振玉,从容遇事尽成风。
心游迥出青尘外,名品横飞碧落中。
节遇中秋挟日馀,哲人来契梦熊时。
神澄晓露珠凝彩,气爽秋风桂有枝。
歌裤始喧清赣曲,使星还照碧湘西。
洞庭六月暑风长,使者征帆挂短樯。
汲引津途多肉食,追随行路有壶浆。
南洲自恋涵濡德,北阙方思献纳良。
江湖畴昔受恩深,岁晚漂流伤客心。
雨楫风帆倦行役,雪车冰柱少知音。
价高肯羡连城璧,才谫难希谀墓金。
貔虎云屯细柳营,旌旗号令转精明。
人言郤縠诗书帅,自有孙卿仁义兵。
关塞金汤今奠枕,江淮草木旧知名。
五云楼阁武昌宫,曾挫曹瞒百万雄。
今古兴亡付流水,江山弹压赖元戎。
折冲尊俎笑谈里,极目关河指顾中。
獬豸冠中笔罢簪,却乘骢马出骎骎。
手提国宪风霜重,口布王言雨露深。
古剑夜光冲斗气,甘棠春有绕庭阴。
峨峨名节重于山,旧作朝廷耳目官。
凤阙几闻随仗入,龙颜曾许卷帘看。
昔年白笔惊人凛,今日清风过岭寒。
律中蕤宾候,时生翰苑才。
昴星天上降,玉树署中开。
地望无双也,公侯有种哉。
昌黎有名言,受恩异知己。
而况不识面,知心讵能几。
浮云日多变,交道冷如水。
云凝野旷接高低,切切寒侵使者衣。
客路恍惊霜鬓改,家山回望玉觞飞。
更添宿雨催花润,未放春雷起蛰威。
十五年前相遇地,白头还喜一樽同。
从容笑貌忘君老,款密情期似乃翁。
别席俯迎篱菊秀,全家看尽渚莲红。
圣朝用中典,前代所未侔。
一罚有失平,天子以为忧。
祥刑慎处纠,辍子蓬莱丘。
诚己从来不问天,肯将衰白慕华轩。
调羹岂是山翁事,只合看花对酒樽。
擢玉自成超俗格,施朱不学入时妆。
莫将罗幕轻遮护,从放樽前自在香。
层层玉叶黄金蕊,漏泄天香与世人。
闲寂未须嗟失地,年年长冠百花春。
忆在昭文并直庐,与君三岁侍皇居。
花开辇路春迎驾,日转蓬山晓曝书。
学士南来尚岩穴,神州北望已丘墟。
簪缨辉映绍兴间,身后清贫陋巷颜。
犹有云仍在西浙,远思霜露拜南山。
祖风三世未应息,天道百年今好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