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此夕中秋月,来从郑邑看。


冰轮出海净,桂子落云寒。

买得鸡泉新酿,病中无容同斟。
遣人持送旅窝深。
呼取毛翁共饮。

神羊衣上绣黄金,不受红尘半点侵。


盛夏有霜飞白简,太平无疏只丹心。


埋轮北蓟清风在,持斧南都化雨深。

不到白云今几秋,幸陪骢马得同游。


青山绿水仍依旧,涧草汀花不管愁。


万里乾坤归眼底,百年忧乐到心头。

策名飞步冠群贤,献纳司存雨露边。


两地山川分节制,九流人物待陶甄。


公车未结王生袜,壮志仍输祖逖鞭。

初春辞穗石,首夏过湘川。


离别刚三月,亲知各一天。


林深多虎迹,地僻少人烟。

几时铭剑阁,昨夜梦刀州。


晓树长笼雾,春泉不断流。


猿声招客泪,物色故吾留。

柱史岩廊秀,高名迥不虚。


融心标礼乐,丽藻润诗书。


骋骥鞭何力,屠牛刃有馀。

泥封芝检下青冥,帝辅皇畿重典刑。


秋满大江双画楫,风随骢马几长亭。


满蹊桃李含时雨,到处篇章发地灵。

忆昔长安夹道居,玉堂黄阁晚来初。


槐阴满院或共赋,藜火隔窗时校书。


岁月悠悠成浪迹,烟波渺渺正愁予。

海上烟尘渐息惊,闽中隼射化蚕耕。


青衿弦诵沿郊有,白屋童冠着处迎。


晓馆微风开帙轴,春堂细雨偃匏笙。

法垣华耀吐文昌,斧节今辞白玉堂。


嵩少风云生气色,洛瀍草木动辉光。


新衔薄试儒文效,旧局同推史学长。

衣冠并送文旌出,岭海遥思绣斧劳。


礼化新行秦郡邑,才名旧擅汉郎曹。


千金市圉求奇骏,万里云霄识羽毛。

炎州此去八千里,禁苑相从二十年。


抗节君能奋唐疏,著文吾已谢扬玄。


心期漫许丹青并,道化兹流岭海偏。

往时出饯逢黄叶,今日招携对碧林。


四海行藏谁定迹,百年交好几同心。


旆摇南峤移新节,舟过西江感旧吟。

余帆北指沛公乡,矫首彭城在夕阳。


击筑久无秦子弟,歌风今有汉篇章。


千年往事河山改,万里秋归草木苍。

宪节传呼破暮烟,山城寂寞几灯燃。


袍充茜褐顾何少,心洗严滩诗更便。


啜茗欲留三鼓后,论交翻忆十年前。

薇蕨山中口可糊,人龙泯迹在农夫。


遭逢未感三回顾,成算先开八阵图。


割据英雄时已去,经纶天地迹何孤。

卧龙胜处久模糊,寻访欢承拉老夫。


三顾迹经今日眼,千年人貌旧时图。


躬耕活水田犹在,抱膝苍崖石尚孤。

择胜千峰认此奇,足音何日到山眉。


无言对景堪忘世,有响传声却是谁。


每见白云生几席,几翻时雨及花枝。

化雨初沾万物滋,人间秋暑正炎时。


微官伎俩知无取,半百行藏每自疑。


两浙斯文端有托,西川夫子到何迟。

一脉桐江水,西流是浙川。


谁云富春老,不管弄潮船。


祠庙今稀矣,登临亦洒然。

我爱清秋水,相看更濯沿。


中流坐天镜,两岸见人烟。


泛泛日将暮,迟迟舟不前。

采采青蒲叶,采之南海边。


秋光不可象,吾意亦茫然。


楚楚成梧槚,殷殷正诵弦。

无言夫子教当年,不道无言是妙传。


千古路头须问讯,浮云消尽见青天。

坠绪茫茫五百年,古人糟粕古来传。


静观坐我池亭上,鱼跃鸢飞镜里天。

燕语莺啼又半年,金针绣手问谁传。


扁舟试向西湖去,画本烟云别有天。

春杯一聚未从容,天意分明又北风。


庐阜鄱阳他日约,敢将诗债问冯公。

酒醒斜阳睡起时,瞢腾春思尚如痴。


扬风白浪摧诗急,却讶诗翁不出司。

瓜菜装排老瓦盘,先生含笑驻金鞍。


景撩岘首诗泉涌,酒劝铜鞮量海宽。


雨到分龙犹恨少,天当小暑尚微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