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重携竹杖访禅栖,钟磬无声鸟乱啼。


只履乍逢归竺国,众香今已指曹溪。


幻身自昔终于灭,住世虚传得大齐。

乱藤高竹散清烟,独倚阑干思渺然。


流水恨随春浦阔,故人家住白云边。


三年远别空相忆,一段新愁自可怜。

秋风乔木涧声长,峰麓犹存旧讲堂。


麟史注文高众子,龙源山色胜吾乡。


藤缠废础荒陶径,藓蚀残碑寄孔墙。

日暮猿啼旧宅,山深鹿饮流泉。


不见高僧禅诵,凄凄芜草春烟。

独有山阳笛,难寻溪上庐。


人琴俱已矣,台沼更何如。


暮燕归新社,春泉满坏渠。

斯人不可作,绝学已千年。


湓浦庭皆草,匡庐岳是莲。


霜凋前代树,月霁一林烟。

掩泪犹过西郭村,朅来今日始知门。


寻常蹊径多污渎,绝代湖山隐缭垣。


名地得人相托死,哀禽衔木可偿怨。

水南别业远无邻,我独重来是故人。


经榻香灯非旧火,禅房花木自新春。


传心曾嗣高僧法,画影空留居士身。

痛定犹开镜,啼多不整妆。


红苔黯空壁,飞电夜明房。

孟春属佳辰,驾言从郡丞。


蓐食戒徒御,篝火事徂征。


方舟绝横汉,适彼樊侯城。

旰食羹不糁,肺腑穷雕镌。


襄阳妙人物,我独怜浩然。


禁中拜天子,布衣可逢年。

笑语失诙谐,人谁不怆怀。


梦残秋雨寺,魂散夕阳街。


缺灶粘煎药,乾炉积燎柴。

近凭筇竹杖,处处作生涯。


独采傍溪药,自看临水花。


爱云因北望,对日任西斜。

堤草袅空垂露眼,渚浦穿浪凑烟芽。


晴楼谈罢山横黛,夜局棋酣烛坠花。

孙吴佛老谩须评,易道深研见理明。


学术有心期圣代,井田无计到苍生。


两铭文字仪刑地,一瓣春秋报享情。

楼下双门车马尘,楼头五夜唱鸡人。


十年清梦里闾改,一片彩云窗槛新。


雀噪北林窥殿影,籁传南郭窅天真。

荻横枫落见莲花,谢绝时流此故家。


通水恰宜官路断,当山不任女墙遮。


疏篱次序编丛卉,小碗分张试洞茶。

无生向师学,师是此中生。


树觉菩提长,山经獦獠行。


归鸦临寺黑,激水叩钟清。

东阁官梅旧有名,霜寒门外一枝横。


看花欲拟同心赋,闻笛犹悬异代情。


已向青山怀谢脁,还将白璧问虞卿。

弭节稽山乐事多,旧闻一一入搜罗。


卧薪伯业今何在,乔木家声久不磨。


可笑儿曹怜野鹜,却输道士辨笼鹅。

颓垣已芜漫,人事日萧寂。
赖近青莲宫,残僧识遗迹。
傍连岚岭秀,面对湖光溢。
何处所。
门外冷云堆浦。
竹里江梅寒未吐。
十年南北渺双鱼,浚水新除六月书。
蔽芾棠阴留召泽,缤纷玉树拂潘舆。
两河声著鸣珂巷,四壁诗留退食居。
春满滹沱忆使君,名垂竹帛净烟氛。
燕关不改旌旄色,麟阁犹惊颇牧勋。
正色拂衣何矫矫,低颜献媚任纷纷。
文章牛耳斗山名,振起中原白雪声。
钟鼎器从炉冶出,纶扉春向药笼生。
箕裘世衍青缃业,杖履风高白社情。
勋庸那复怅夷陵,春敞龙门喜乍登。
官以素盟知世胄,事从父老问中丞。
恒山犹借甘棠荫,浚水应腾桂玉称。
茅斋寂寂锁寒烟,今日经过一惘然。
霜叶飘丹侵瓮牖,雨苔添绿上阶砖。
游鸣江左词林内,身葬淮南桂树边。
世皇中岁好神仙,方士承恩玉几前。
特赐珠宫开甲第,频分宝膳供经筵。
马肝食后留精舍,牛腹书存刬墓田。
世事浮云变换多,归耕仍觅旧烟蓑。
城边老屋他人住,溪上荒园此日过。
社燕已非寻主入,林莺还是为谁歌。
衰年长愧北山灵,春日题诗忆翠屏。
茆屋也从人借住,柴门不为客来扃。
林阴岚湿藏书架,炉冷苔侵煮茗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