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好养玄猿共鹤雏,茅茨盖屋竹闲居。
家无越使千金橐,腹有齐臣四部书。
一自临川登画鹢,便烦别驾掌铜鱼。
西庵翁上北城隅,为望临川旧守居。
所恨足无双翅舄,但将诗代一函书。
甥教洗游多沽酒,妻使磨刀细切鱼。
夷白先生好对庐,醉吟处士作邻居。
幅巾自去呼樵父,蜡屐何时访竹书。
坐想高谈摇麈尾,情知相谇跨鲸鱼。
路家巷口是何渠,半似城中半野居。
已退白仙常按曲,未归陆俊谩传书。
雪消墙外逢挑菜,日暖门前见捕鱼。
身著练袍履用蒲,鹖冠鸠杖称郊居。
家中但乏青囊印,坐处便看黄卷书。
赁屋为无扬子宅,休官非为武昌鱼。
自是平时大隐徒,何须水宿与山居。
都无长物垂空橐,却有闲房聚逸书。
近见雪消思野蕨,遥呼船问忆江鱼。
簿领脱来如一梦,身名全后喜宁居。
生来自信无非义,世上何缘作谤书。
所养有源数大水,其贤可乐比嘉鱼。
不辨时人直与迂,浊缨且喜近淮居。
朝衣脱后常耽睡,野史修时或借书。
恨乏青山供采药,爱看白鸟伺吞鱼。
陈傅门前客姓徐,有何智术佐闲居。
接檐俯仰令遮雨,缚竹纵横为架书。
趁雪斸田移草木,和湾汲水贮龟鱼。
坐想堂前弄白须,蒲茵笋席正高居。
彩衣六子傍供膳,锦髻诸孙自教书。
爱士主人新置榻,清身太守旧悬鱼。
谁家住处近田庐,朝奉抽簪就退居。
竹叶已成新岁酒,梅花未领故人书。
呼童解袂扪饥虱,趁日开箱曝蠹鱼。
昔也闻名诵子虚,今来白颔隔城居。
新诗解道论头句,旧客仍移把臂书。
北郭高风真隐豹,南州循政喻烹鱼。
诗翁爱酒典衣沽,六子将孙侍燕居。
正要白家醇酿法,不须刘德伪金书。
厨经雪后炊无黍,门近淮濒食有鱼。
世俗纷纷事总虚,诗翁今作逸人居。
勤穿东地缘栽竹,喜占明窗为著书。
近市好赊春肆酒,就淮仍买晚罾鱼。
子美堂工始上元,断手乃在宝应年。
顾我无能为杜役,有此屋庐差不难。
欲移修竹梅花亚,暮霭朝烟迷上下。
吾爱吾庐好,临池搆小亭。
无人致青李,有客觅《黄庭》。
树古虫书叶,莎平鸟篆汀。
草堂临水不生尘,花木成林总是春。
遥想潘舆周览处,举头常念未归人。
萧洒园林屋数间,小桥流水玉弯环。
百年生计经营就,应助而兄早养闲。
并水邻家小,通村野径幽。
好山常对户,高树半藏楼。
日出岚光净,春回淑气浮。
涉世情何苦,幽居兴独忺。
梅花经雪瘦,橄榄着霜甜。
石径羊肠小,云峰马耳尖。
红满东风见郗林,堂依绿野复环阴。
怀倾北海长存酒,愠解南薰不待琴。
未必金茎凉易荐,真成石步暑难侵。
隐隐江山结构新,望中佳气毓祥麟。
也应宗胤流芳远,不负侯封布泽勤。
台阁故雄今日景,风云尤藉后来人。
编篱除草屋新成,真乐翻从寂寞生。
喜就高人课盐米,卧听山鸟卜阴晴。
沟容积水通荷路,树卷秋风作雨声。
为忆空山雨,因嗟短鬓霜。
幅巾终日仄,侍女古时妆。
乌臼残林外,丹砂旧井旁。
何必山巅共水涯,闲心幽远此相宜。
喧无车马红尘少,乐有琴书白日迟。
晴槛倚风初柳处,夜灯听雨正蛙时。
西风吹雁过吾庐,特地传君一纸书。
九载不须论旧事,万金良喜得新居。
春回院落花侵座,雨过池塘水绕除。
止足嘉言每念兹,不应华发叹归迟。
非关启第夸三战,直为营巢欠一枝。
盛放清风来北户,细分鸣溜入西池。
仲长买宅近高山,饶得群芳不费钱。
地接伊浑宜水竹,门临嵩室足云烟。
未抛簪组真朝隐,更有田园即世仙。
卜筑喜过杨子宅,城居曲曲抱溪流。
夕阳在波人影乱,秋水上帘竹色幽。
载酒过门从问字,据床吹笛不惊鸥。
越来溪上暮潮过,饮马桥头春水波。
出郭喜知尘事少,吹箫无奈月明多。
华飞断岸冲归燕,柳荫长沟泛白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