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惊闻远客访良夜,扶病起坐纶巾欹。


清谈白纻思悄悄,玉绳银汉光离离。


三吴烟雾且如此,百越琛赆来何时。

风初寥寥月乍满,杉篁左右供馀清。


因君一话故山事,忆鹤互应深溪声。


云门老森定未起,白阁道士遥相迎。

身闲唯爱静,篱外是荒郊。


地僻怜同巷,庭喧厌累巢。


岸声摇舴艋,窗影辨蟏蛸。

偶避蝉声来隙地,忽随鸿影入辽天。


闲僧不会寂寥意,道学西方人坐禅。

日午空斋带睡痕,水蔬山药荐盘飧。


林乌信我无机事,长到而今下石盆。

忆山摇膝石上晚,怀古掉头溪畔凉。


有时得句一声发,惊起鹭鹚和夕阳。

橘下凝情香染巾,竹边留思露摇身。


背烟垂首尽日立,忆得山中无事人。

一簟临窗薤叶秋,小帘风荡半离钩。


魂清雨急梦难到,身在五湖波上头。

露槿风杉满曲除,高秋无事似云庐。


醉多已任家人厌,病久还甘吏道疏。


青桂巾箱时寄药,白纶卧具半抛书。

堪笑高阳病酒徒,幅巾潇洒在东吴。


秋期净扫云根瘦,山信回缄乳管粗。


白月半窗抄术序,清泉一器授芝图。

痴号多于顾恺之,更无馀事可从知。


酒坊吏到常先见,鹤料符来每探支。


凉后每谋清月社,晚来专赴白莲期。

新秋入破宅,疏澹若平郊。


户牖深如窟,诗书乱似巢。


移床惊蟋蟀,拂匣动蟏蛸。

夜久不能寐,坐来秋意浓。


露凉催蟋蟀,月白澹芙蓉。


渐觉綀衣薄,欲将纨扇慵。

闲堂剪烛夜如何,银汉疏风古树多。


便把一竿随尔住,江门原有旧藤蓑。

南楚秋风日,轻阴太白方。


参差分远嶂,明灭互斜阳。


旋度云间树,还吹山际香。

野人爱菊亦偶尔,种菊满阑秋已清。


但为爱君兄弟好,欹眠闲看绿光晴。

荆榛苍浅古城秋,脉脉蒸江碧玉钩。


野旷天低飞鸟度,不知何处吊孙刘。

岳阴万片惹云肥,暑气犹留凝不飞。


野径偶然成远望,江湖何地卜渔矶。

干戈方万里,摇落又三秋。


霜鬓久无据,云踪幸缓愁。


周秦焚后字,荆楚赋中楼。

湘山犹曲曲,畴昔故天涯。


偶合添离恨,轻分有后期。


镫残知弈误,月上尽诗迟。

孤吟绕桐砌,时节又西风。


怅望新秋在,欢娱往事空。


柳条微减翠,蓼穗已飘红。

双星方卜夜,载宿已交秋。


未觉炎凉改,先为草木忧。


雁来催燕去,火老让金柔。

白发又经秋,端居海上洲。


无机因事发,有涕为时流。


新酒乘凉压,残棋隔夜收。

秋暑晚差凉,茗馀眠独早。


清风振庭柯,寒蛩吟露草。


晨兴面流水,西望吴门道。

青槐树树烟,客舍苑墙边。


羸马饮秋雨,短衣行暮天。


芙蓉思故国,蟋蟀感流年。

梧桐覆金井,镜水澄秋碧。


商飙忽来过,一叶凉萧索。


落叶尚号蝉,芳山复鸣鵙。

故人此别隔关河,况复新秋一雁过。


明日征帆何处泊,断蝉衰柳夕阳多。

西风池馆早凉归,梧树萧萧一叶飞。


谁道秋来悲宋玉,江南游子更沾衣。

高风发远籁,转响为清商。


隆曦减炎威,未晚先自凉。


庭前碧桐树,昨日闻早霜。

病起见闲云,空中聚又分。


滞留堪笑我,舒卷不如君。


触石终无迹,从风或有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