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浑忘两鬓已华颠,酒赋琴歌胜少年。
老圃晚香韩魏国,晓风残月柳屯田。
伊人千载思空谷,逝者同时感在川。
佳什能消十斛愁,从今不作杞人忧。
修龄未可将钱买,短景惟应秉烛游。
海上鱼龙随变幻,江干鸥鹭为勾留。
向暖南飞望九衡,回翔雁影倦长征。
十朝野史伤心秘,一局残棋冷眼明!
纵使河山终有主,可怜宇宙实无情!
乱离飘泊干戈际,饭颗山头太瘦生。
国运初基众竞趋,相公物望纸新糊。
羊头换去将军印,骥尾吹来处士竽。
何物有灵惟阿堵,无言解闷此葫芦!
问天已醉吾何醒?
隶入高阳作酒徒。
无用文章已忏除,栖迟芝麓久离居。
登场傀儡凭提线,入彀英雄悔读书。
不与天公争福命,偶逢野老话樵渔。
搜材爨下认焦桐,结素高山流水中。
瞥尔六旬仍故我,岿然一座可无公。
老能遂服庸非福,宦到空囊不讳穷。
好月难圆,佳期易误。
相逢只在堪悲处。
学人眉样不成妆,窥帘笑煞东邻女。
平昔问天天不应,新秋闲坐觉崚嶒。
铜龙滴水情何竭,乌鹊填桥力自胜。
宫样渐收蝉翼鬓,客怀须重鹄文绫。
露涤山径清,秋气满林薄。
寥寥天宇空,高飞唳孤鹤。
庭院早凉轻,临风恋夜晴。
碧梧疏月影,哀角入云声。
缥缈关河望,推迁岁月惊。
凉飙轻散馀霞绮。
疏星冷浸明河水。
欹枕画檐风。
三多鍒鍊到精纯,杰句雄篇若有神。
琴枕赞成传后学,蠡杯赋就继前人。
瀛洲渺渺尝迷路,头发萧萧不满巾。
海国新凉一雁来,衣冠高会壮怀开。
浮亭夜月樽前满,古树秋声笛里哀。
白发朋游嗟落魄,青山旧业怨低摧。
小庭宾客散,独坐更移时。
西岭云生巧,东林月上迟。
蛩声鸣乱草,萤火照疏篱。
记得翩翩昔日狂。
而今憔悴旧潘郎。
冶游情事渐都忘。
才下湘帘又上钩。
夕阳庭院晚天秋。
催添诗思入茶瓯。
疏竹幽兰点缀工。
莫嫌萧瑟怅西风。
霜篱醉到雁来红。
半日偷闲趁放衙。
还家习静远嚣哗。
园亭虽小趣偏赊。
客心宜静夜,月色澹新秋。
影落三湘水,诗传八咏楼。
何穷对酒望,几处卷帘愁。
酒罢高歌清夜阑,年来犹自滞长安。
片云将雨消残暑,断雁迎风动早寒。
乡国渺茫劳梦远,江湖飘泊识交难。
烦暑久已厌,逢秋如故人。
一朝来爽气,万象绝埃尘。
叶落偏知候,花期不在春。
登登如来阁,秋色净如洗。
倾耳无馀声,幽泉鸣不已。
尘心笑刊落,静憩花树底。
梧桐一叶飘银床,塞鸿又逐南云翔。
祝融促驾收炎光,白帝持节行清商。
斗杓回指天西方,乾坤六合生微凉。
凉风吹人七月前,清秋爽气开新鲜。
狂雨既过乱藓湿,远山欲瘦孤云连。
黄叶萎庭自作舞,青虫吐丝相对悬。
幽赏莫相猜,蝉声故复催。
烦襟凉似洗,尘虑暗须裁。
月转高天朗,花随淡日开。
玄运不自巳,清秋暗迫来。
金风轧烦暑,爽气溢楼台。
世事全如梦,韶华半不回。
清晓一登楼,新凉报早秋。
风轻梧叶响,露重竹光流。
山意淡青眼,波澄莹白头。
暑退新凉透碧纱,砧声不断是谁家。
酒醒小立残阳里,闲数篱边紫豆花。
玉壶携酒,烟舫冲波,暇日共寻城畔路。
霁花风柳,拂槛排窗看无数。
还时遇,金钗照水,玉佩当歌,几许芳洲游冶女。
酷暑初收。
林园静、乱蝉远树清幽。
岁华欲晚,梧桐又坠新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