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寒透纱窗。
欺客袂、凭眺暮色苍茫。
渡头人静,唯见沙鸟回翔。

漏咽铜签。
飞琼过、瑶笄误落雕檐。
峭风寒剪,新意幻出纤纤。

晕墨凝香。
诗魂化、犹依片玉琳琅。
半规蕉叶,凉信暗剪秋霜。

暮天新雁起汀洲,红蓼花疏水国秋。


想得故园今夜月,几人相忆在江楼。

水蘸鹅黄。
苏堤畔、垂杨尽染波光。
画帘青粉,刚靠宋玉东墙。

玉合罗囊。
红香小、相怜蠹损春装。
浣襟兰泚,羞照一水昏黄。

檐泪汛澜。
添新绿、帘前露立烟鬟。
滕薛争先,不知多少琅玕。

万籁齐喑,寒碧一灯,人醒高阁。
云端缥缈边声,偶被朔风吹落。
传来消息,惹起种种新愁,人民休问辽东鹤。

夜静秋高。
芦花外、飞鸣暗趁风飘。
惹愁撩恨,偏到画槛兰撩。

半掩莓苔。
重阳过、幽花淡日初开。
美人芳草,随意变做秋怀。

镜水芙蓉。
低鬟亸、娉婷槛曲池东。
涴泥轻染,还认历历芳踪。

雁影纵横。
微雨过、绿阴巧弄新晴。
风烟非旧。

江心秋月满,江上澄潭清。
试举蓬窗望,忽闻新雁声。
高翻银汉影,凄断玉关情。
夜堂危坐气凄清,秋月光中新雁鸣。
出塞不知多少路,穿云才听两三声。
归时行列应如旧,来处风烟合认程。
江上闻秋雁,秋风第一声。
几行云接塞,昨夜月临城。
万里惊烽火,群飞忆弟兄。
湘南飞去日,蓟北乍惊秋。
叫出陇云夜,闻为客子愁。
一声初触梦,半白已侵头。
酷暑初收。
林园静、乱蝉远树清幽。
岁华欲晚,梧桐又坠新秋。
大好江山。
斜阳外,鸣蛩如诉寒烟。
雁来时候,犹剩几树寒蝉。
仰首青冥。
兴亡事、如何杳昧无凭。
狼吞豕突,名士对泣新亭。
霸府文章。
虽香艳、何人不作蜩螗。
金盘玉碗,狗矢也当天香。
一卷云烟。
非名手、焉能大笔如椽。
天家华胄,洒洒脱出尘缘。
小苑新寒。
多情绪、如何搅绕无端。
薄罗衫短,不合晚倚疏阑。
断港通烟,危岚卷雨,消尽庭阴空碧。
孤城画角下黄昏,飐残旗、乱波如织。
南鸿悽恻。
出门无绪看飞蓬,入夜还惊度早鸿。
塞外长芦应已断,天涯尺素竟难通。
青荧疏幌遮寒烬,窸窣高梧弄夕风。
江南春水拍天齐,鸿雁成行向北飞。
未必云山便相隔,秋风还带夕阳归。
秋老香浓。
凌波恨、翩然乍见惊鸿。
浣纱人远,零落露粉啼丛。
霜风飒飒荻花洲,避北趋南巧自谋。
仙翮飞残千里月,寒声催老一天秋。
乍教骚客惊诗梦,莫为征夫寄别愁。
胡不归哉。
喜仲蔚、蓬门客到长开。
茅檐月出,数湾渌水萦洄。
剪烛楼东。
秋宵爽、拈针刺绣芙蓉。
彩绒轻理,配合澹绿深红。
不醉如何。
金樽满、抬头且劝嫦娥。
看今看古,为问可也愁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