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眼里山川渺一毫,飘摇大块失周遭。
惊闻五竺飞孤鹫,惨见三蹻断六鳌!
尘劫重重添黑界,陆沈日日撼神皋。
无量河畔洹沙数,人物于今有浪淘。
狂飕忽卷浪如山,才过东光又逆还。
用力不知舟载重,计程惟觉路行难。
越槎轻泛天河近,郢曲遥闻下里悭。
畿南之山最大房,石廪层沓摩穹苍。
银陀峻极古弗贵,伟此岩壑称上方。
峰回涧束合林翠,森壁留罅穿天光。
学道空山水月深,丹成初试马蹄金。
犹馀一勺丹泉水,洗尽人间名利心。
此生真与世相忘,投老生涯寄上方。
洗足关门枕书睡,连山松桧雨浪浪。
天畔群峰一草亭,半溪烟雨花冥冥。
老翁投老得此景,日与溪山同醉醒。
山中寒早野阴薄,惨惨黄昏欲雨时。
市远无人与沽酒,地炉松火自烧梨。
月馀树影穿窗入,雨过山泉绕舍鸣。
野寺中宵人不睡,蒲团布衲悟无生。
世上飞尘不到山,萧萧佛屋两三间。
老僧饱玩松花月,春去春来意自闲。
幽岩如高人,气骨天所赋。
凛然超尘寰,不受俗气污。
湖湘饶峰峦,往往穷僻处。
人间底事有方壶,剑截青摇界碧虚。
试上殊庭瞻醉葛,仙云垂带护储胥。
旷适柴桑叟,栖迟萧寺邻。
贫家春酒绿,细雨杏花新。
澹虑全轻物,忘机不畏人。
名山镇江海,梵宇驾风烟。
画栱临松盖,銮牖对峰莲。
雷出阶基下,云归梁栋前。
为爱岚光画里秋,西风归梦日悠悠。
卧云未了三生债,飞锡何烦万里游。
山削碧城围寺合,泉鸣苍佩入池流。
易称坤静德能方,楼对方山拱画堂。
突兀仙居雄里闬,淋漓华扁照楣梁。
青山滚滚开书帙,余庆绵绵列笏床。
高贤自城阙,下士祗山林。
未必平生旧,相期一片心。
风云人事改,天地主恩深。
靡靡嗟流俗,刚方慕古人。
朝廷三尺法,男子百年身。
道已齐荣辱,时哉任诎信。
木叶今萧瑟,霜花近若何。
樽前留一醉,篱下拟重过。
剪烛幽怀切,敲棋逸兴多。
雾磴烟梯天上行,玉壶银榼竹间迎。
俄分人世升沉迹,转见春风浩荡情。
罥絮游丝时趁蝶,妥花深叶暗啼莺。
灵巘华阳并,松杉远世氛。
药多前代草,香是隔山云。
花气惟春识,书声只鹤闻。
相逢尽道乞还山,公乞还山便得还。
浮世风烟棋罢局,百年光景手循环。
穿云蹑磴疑天上,到寺对僧如梦间。
群峰积雪朝日微,寒光暗天鸦不飞。
云卧乍觉衣裘薄,山餐耐可辞鲜肥。
平生性癖耽冰雪,况复山行所见稀。
悬崖忽撒手,寂历道心生。
一榻低眉坐,诸天合掌迎。
风箫来梵呗,仙磬识禽声。
二十年前望落霞,如今重到似还家。
半山红日迎人出,一径清烟傍马斜。
鸦势远盘孤塔影,渔歌长应转帆挝。
磴道攀缘到上方,岧峣鹫岭气昂藏。
红楼拔地千寻起,绀壁悬梯百丈长。
望海盘陀先见日,凌云竹树饱经霜。
落落亲朋一枕间,江湖鱼鸟更相关。
已知身外有馀地,自在胸中无数山。
吏部文章今属梦,承天明月孰同闲。
苍凉九龙口,寂历谢公村。
春水空浮岸,风帆不到门。
谁令问津客,闲访武陵源。
层峦飞阁势重重,十里遥闻薄暮钟。
榜鹤巢边攀古木,向云升处上高峰。
光浮溪水天心月,响作涛声涧底松。
嵯峨盘谷路,策杖此经过。
峰峻绝樵牧,崖悬障薜萝。
人踪分径草,鸟语出林阿。
三十年来岁月虚,偶因烽火过禅庐。
白云不断人行路,消受松风一夜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