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小楼相对日搔然,刺得疏棂纸半穿。
望去小亭深不见,竹枝梧叶半窗烟。
湿雨丝丝薄暮天,倦来深对落花眠。
分明梦觉闻鹦鹉,莫是即来未敢前。
春来曾拟驾香车,几度逢迎念又差。
洞口夭桃空结子,墙头飞絮已无家。
徒劳词客吟红豆,漫想仙人嫁绿华。
雪貌云鬟二十馀,风神犹似破瓜初。
使君陌上青骢马,卢女门前白玉车。
铃阁人归春悄悄,画堂燕去梦于于。
巫山云雨记曾迷,绣被鸳鸯两两栖。
带上身衔双彩凤,枕边魂断五更鸡。
芭蕉剥后偏多雨,柳絮飞来半作泥。
脉脉情怀倒又颠,一回私恨一回怜。
回文稠叠千馀字,锦瑟凄凉廿五弦。
旧誓已成乌鲗墨,新诗犹寄紫鸾笺。
青山隐隐水溶溶,碧槛朱疏十二重。
此日章台回走马,他时药店落飞龙。
新声宛转抛圆扇,旧约丛残叠密封。
鱼钥重扃夜不开,敲门几度费疑猜。
千呼尚抱琵琶出,一笑忙簪翠钿来。
自解明珰登卧榻,私携玉镜上妆台。
银栊珠阁镇相望,寂寂家临大道旁。
帘下鹦哥呼李益,花间仙犬吠刘郎。
蛾眉出茧描新黛,象篦梳云学晚妆。
一顾倾城恨已迟,形相色授两心知。
人因见惯浑如醉,情到钟深转是痴。
栀子帘前偷订约,丁香盒底漫题词。
忆自滹沱河畔游,歉歉形影共春秋。
平生足慰齐眉意,苦志学为孺子牛。
久历艰危多刚介,自空尘俗倍温柔。
芙蓉帐暖燕双栖,杨柳风凉莺语迷。
娇傍海棠春睡足,娥眉偏向楚宫低。
侍立樽前粉黛香,阳台飞梦到襄王。
使君自有闲情赋,不为司空错断肠。
口语甘时心犹异,中边甜处味方宜。
诗情合荐东坡老,惭愧当年蜜荔枝。
大地生灵惜暵乾,纸田不饱腐儒餐。
闲将博士齑盐味,试上先生苜蓿盘。
闻道江边起柁楼,欲将吾道付沧洲。
三年恶瞰卢仝屋,一日轻装范蠡舟。
蹈海高怀欣独往,济川好手蹇难留。
爱酒书生白发垂,鸾胶獭髓岂能医。
汉宫斗草端阳节,唐殿穿针七夕时。
竹上蛎房真可买,石间芝箭似难移。
三湘潇洒恨无潮,乌鹊填河愿有桥。
丹穴凤来龙树远,海门鱼去蜃楼遥。
已知京兆夸高髻,不信章华斗细腰。
鹤城十二叠瑶光,琪树悬秋四面香。
蛱蝶染花生粉白,玻璃著酒暖金黄。
熏炉旧梦凭荀令,烛扣闲吟属沈郎。
瓦沟银竹曙翻江,阆苑凉风满石幢。
葛令寄来丹臼一,陶公归去酒瓢双。
梧桐寂寞陈公井,薜荔扶疏玉女窗。
江草离离江水流,玉人何处卷帘钩。
垂杨学尽春来瘦,不省人间有别愁。
江头芳树碧重重,中有危楼对楚峰。
尽日娉婷倚窗下,看花不使外人逢。
天台灵草满溪香,缥缈鸾笙隔洞房。
谁见桃源花树里,春来日日待刘郎。
楼上仙衣卷薄罗,楼前春暖杏花多。
凤箫最好吹明月,惟有萧郎自教他。
尧夫花外车还到,茂叔庭前草自春。
长者幸迂陈孺驾,交情不是翟公门。
锦瑟鸾笙恨总牵,尚思华屋对婵娟。
春风豆蔻初含日,玉女兰香未嫁年。
绡拆鸳鸯裁宝扇,酒行琥珀泻银船。
楼台十二近蓝桥,帘幕重遮半面娇。
洛浦有神通子建,天坛无意会文箫。
仙衣雪皎裁蝉翼,宝髻云松插凤翘。
维摩丈室散花回,公子华筵向晚开。
锦里词华薛洪度,秦川歌舞赵阳台。
颓云宫髻笼香界,纤月城眉照玉杯。
结绮临春照晚霞,琼枝壁月斗妍华。
双歌共醉瑶池酒,万舞齐开玉树花。
合浦明珠穿蹀躞,中山文木斫琵琶。
晓日昭阳燕子斜,香尘不到绿珠家。
翠裙楚岸江蓠叶,红袖唐宫石竹花。
宝镜玉龙羞佩璲,檀槽金鹊涩琵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