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黄金榜下看花侣,白发林中对酒人。


四海渐看同辈少,百年转忆故交亲。


桃低浅颊疑舒笑,柳放新眉似学颦。

花前并剧三春兴,竹下聊为六逸吟。


弄艇共看新草色,开轩更坐古梅阴。


幽人似隔兰苕渚,隐客谁招桂树林。

幕府亭偏暑气微,帝郊云物淡晴晖。


虹边雨过秋阴断,鸟外烟横霁色归。


岁月虚惊诸葛阵,风尘久化士衡衣。

振武新营禁苑开,河山佳气动蓬莱。


洛中幸见周王制,江左谁当谢傅才。


风定荷香浮几席,雨晴竹色净樽罍。

炎蒸僻地惬萧疏,况有高贤足起予。


锦石幽香供净宴,冰盘素果出香厨。


天边此日金龟咏,海上何年玉鲤书。

跏趺全不露灵威,休问今生是与非。


岩洞藏来天地秘,坎离交处命根归。


林疏石拥千层怪,春早花无一片飞。

香阁瞰郊关,芳晨试共攀。


不因寻白社,何以见南山。


夕梵林端出,秋钟雨外闲。

花源神界敞,香海沃焦浮。


得似钟期赏,相将范蠡舟。


卷帘延远岫,催榜度飞楼。

谡谡寒声古殿松,来从天竺饱霜封。


将因问法调狂象,怪底非时起蛰龙。


鳞甲怒蟠多宝塔,枝柯分列五家宗。

滹沱秋色飒邢关,宣武风流此共攀。


客有清班同豹尾,时当高会比龙山。


营开细柳闻笳发,觞引茱萸听漏殷。

清江在何处,限以龙王大孤彭浪之险阻,鄱阳彭蠡淮海之波涛。


会稽在何处,钱塘江边风浪恶,金山寺下鼋鼍骄。


大冬雪霜道路塞,饥年往往多盗贼。

斋楼之名散庵立,时哉时哉贵翔集。


训行处仁要领会,德成胜非由所习。


眼高四海远者远,知效一官急者急。

风日明寒食,古观辛夷花。


冉冉山势转,寂寂溪流斜。


摩挲旧题字,故人天之涯。

二士我所尚,得闲遂幽寻。


盘桓南豅中,迤逦梅岩深。


长日蕴轻暑,宿雨收积阴。

生死本一致,贤愚同一科。


高泉寺前水,春风静流波。


曳杖揖残僧,奈此世谛何。

濯锦江头小佛庐,二三良友亦同居。


僧敲暮鼓朝钟处,舒卷一编贤圣书。

濯锦江头水自清,行人多少望桥行。


桥中不识桥边景,桥下莫知桥上情。

清坐看凉雨,山林静有声。


交游因共话,衰老欲何营。


风急初疑敛,云低又苦倾。

青皇日与青春狎,酒星夜劝青皇洽。
斜抱金乌日观歌,倒骑玉鳌天柱压。


下视九合一何狭,斗柄为锄箕为锸,杨柳万树天河插。

得尔逃名者,今辰又少林。


山高杨柳细,路险薜萝深。


古塔已凋翠,祗园曾布金。

蓟门芳草逐人来,午日新蒲对酒开。


沉陆揔为方朔侣,怀沙独惜楚臣才。


人间魍魉雷堪走,海上蛟龙雨不回。

廿载流光叹掷梭,乘春无意复相过。


清阴不改留孙竹,老树曾经挂女萝。


劫历刹随陵谷易,境幽香杂雨烟和。

桃叶芳游梦未忘,廿年回首叹流光。


秋将启候月先好,花与为邻蘋自香。


溪涨声如听雪瀑,诗成字欲挟风霜。

花时不必有花开,但得乘春便上台。


略彷江乡还曲水,欣逢胜日绝纤埃。


爽生夕气云侵坐,韵杂风声鸟劝杯。

炎天众卉竞芳鲜,小院孤葵发更妍。


种处幸当文杏馆,开时偏近浴兰川。


迎薰翠叶连云布,捧日丹心似火然。

独有中秋月,偏临上寿杯。


光华分玉案,清切傍银台。


灵药风前捣,仙槎海上来。

撷艾属芳筵,林亭景气鲜。


蒲觞开石径,桂楫想江天。


细葛凉风袭,高槐片雨悬。

羁旅苦无悰,良辰忽以至。


临水叹将归,登高询故事。


共有龙山兴,载酒雁峰寺。

壶觞已在重阳后,楼阁偏宜胜事传。


远水微明摇落日,孤城惨澹横秋烟。


风高木叶斜斜下,树动江船宛宛连。

杖屦侵霜叶,壶觞就径花。


高风疏薜荔,薄雾隐蒹葭。


山绕层城暮,桥通小苑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