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岁岁嘉平月,诗称寿母篇。


麻姑将九十,桃子定三千。


养恨芝薇薄,居愁市井偏。

乔木宋时村,安亲一小园。


白头乌子母,新粉竹儿孙。


古老衣冠在,虚无手泽存。

七尺人难许,归耕已十秋。


亲安因不仕,母老复何求。


妇汲朝临涧,儿樵晚下丘。

白华磨错久,无欲是生平。


有耻甘违世,非时敢殉名。


晨羞牲鼎少,夕卧水烟清。

朱萼身虽老,连枝得弟昆。


无营三处子,有道一曾孙。


南雪多为雨,西山半入园。

儿年一甲子,发白与亲同。


养志惟高尚,遭时且固穷。


莺花知汉腊,儿女解秦风。

八十二春秋,麻姑未白头。


长年乞王母,介福与康侯。


称老吾何敢,承欢恐未周。

炎洲春色早,腊月已阳和。


花使高堂笑,莺教稚子歌。


老莱欢不已,长袖舞偏多。

诗人歌寿母,令我亦同然。


白发俱难老,黄流更驻年。


人分长命缕,客至小春天。

地得南风湿,天含细雨寒。


与君同玉簟,归去待花残。

春来始落叶,叶尽梨花开。


有客凤城至,一花倾一杯。

三举曾孙又一孙,一年嘉庆集慈尊。


麻姑炼黍成珠易,阿母栽桃结子繁。


九岁应求王氏嗜,百龄未毕尚平婚。

镜里微霜两鬓侵,庭闱婉娈老逾深。


六旬单豹鹦儿色,五十重华孺子心。


花燕教雏长绕户,箨龙齐母每穿林。

豚儿天易与贫家,老蚌多珠未足夸。


五子已能如栗里,六龙应得似公沙。


三年结实桃方少,七十生稊柳更华。

又举商瞿第五儿,方开大母寿筵时。


婆孙共物龄应与,父子同庚命可知。


朔雪不须迎腊早,南风好为送年迟。

与子传家学,离骚廿五篇。


楚人元善怨,渔父岂为仙。


以道娱萱草,于春返药田。

我学老莱子,婆娑膝下时。


弄雏殊未已,采药更何之。


汝自圭峰曲,来寻莞水湄。

片片逐年来,皎色映楼台。


坠花惊爆竹,落素湿香梅。


绕林春宴罢,扑马早朝回。

官军闻说下扬州,梦里扶摇赋远游。


天运未容人力胜,民心须顺物情求。


遭逢丧乱生何补,见得升平死即休。

两河精骑向襄阳,全蜀材臣出凤翔。


天下风云争会合,江东子弟谩抢攘。


人皆厌乱思平世,谁不将归说故乡。

新元迎晓朔风凉,零落同云势渐滂。


气候未春终是腊,祷祈方得合称祥。


拜章粉絮迷朝佩,献寿琼花入御觞。

风棂敞虚白,久雨爱晴光。


病叶黏双屐,奇书散一床。


酒情延夜月,诗梦辟秋堂。

林居清夜静,喜与故人期。


卷幔凉先入,深池影自移。


挑灯闲对酒,扫榻坐联诗。

三月恒阴待此晴,灯辉晨映日华明。


便趋东郭朝龙驭,又向宾筵听鹿鸣。


箫鼓儿童聊祝岁,犁锄父老喜深耕。

敲门空过太史宅,曳杖却上初阳台。


雷从葛仙井底起,雨自黄妃塔上来。


官军捷报铜铊陌,山人酒泻白螺杯。

予从汝去稀过此,即使经过亦惘然。


乍聚酒杯须落日,久晴腊月有和烟。


向阳小草纤纤出,傍水浮云宛宛连。

楚越祅氛杂炎瘴,凭陵中州冬益壮。


天兵横厉江湖间,杀气冥冥逐飞将。


南风不竞寒律回,暮雪远从阊阖来。

东风晓。
斗帐薄衾寒悄。
马日鸡辰都过了。

昨夜天河浪几掀,朝来玉女倾洗盆。


云生石路离离黑,雾压峰头冉冉惛。


采芜怨女持筐返,徂隰悲农绕树喧。

欲放乾坤万里春,要须先洗庾公尘。


朝绅贺雨诗多少,谁是诗中讽谏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