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貂帽金鞲绿裤襦,骑童自狎小毡车。


黄金博得歌姬笑,却笑先生夜读书。

雪花一丈欲齐楼,人住凤凰台上头。


雪隔淮南数千里,青山断处是滁州。

海上归来访旧游,草堂开宴醉新秋。


金花木落鱼初鲙,玉液香浮酒旋篘。


展席凉风依绿树,振衣斜日濯清流。

山光一带正迎人,选胜高台载酒茵。


绮席闲分铺草坐,香尘似袅散花身。


晴烟破晓青堪谱,浅黛描春翠可亲。

涧户灵泉闭泬寥,仙人楼阁五云遥。


昆丘望去珠为树,蓬岛移来玉作桥。


往日丹砂无客觅,他时黄鹤待谁招。

仙客楼成海上家,新诗字字染春霞。


烟轻水郭丝丝柳,风细池台树树花。


芝径羹香煮白石,松房酒熟漉丹砂。

野寺移樽木叶苍,南山佳色对重阳。


闲阶坐爱莓苔静,深院时闻松桂香。


岂有参军来落帽,偏宜陶令与传觞。

南国山川古霸图,秋深云气已全无。


台荒草没谁频到,松影鸾归不复呼。


一带晚潮吞地阔,数行新雁入天孤。

渡水闻声见石钟,石钟之上见芙蓉。


无多野客乘秋屐,有个僧人制毒龙。


鸿影不期黄叶到,菊花那许白云封。

移洛苍松影已虚,危栏风冷意萧疏。


雪姑此日空翻羽,绿瓦新禅竟变居。


岭外共忘征汇始,卸庄谁念得名初。

东吴无处可登高,望海楼头破寂寥。


白浪红尘成梦寐,黄花绿酒寄风骚。


感时旧事乾坤老,可意佳人道路遥。

落帽风高客袂寒,金鳌阁上倚阑干。


一方文武衣冠会,万里江山眼界宽。


老骥未应悲峻坂,闲鸥何事触惊湍。

高楼上长望,百里见灵山。


雨歇河珠定,云开谷鸟还。


田苗映林合,牛犊傍村闲。

宝界高悬百尺楼,丹梯半上不能休。


窗临星斗诸天近,壁绕烟霞五月秋。


迢递群山横大漠,苍茫一气辨皇州。

九日罢徵欢,孤尊眺岳坛。


晚烟千室翠,落日万峰丹。


已有鸿堪听,还无菊可餐。

玉帐无尘辇路清,山开图画壮神京。


黄花浥露迎丹仗,锦树笼霞映彩旌。


万里关河秋色净,中天銮辂日华明。

玉女峰头烟树荒,登临聊得散徜徉。


忽惊重九今朝是,却忆三千客路长。


冷露馀花偏有色,朔云断雁不成行。

老去佳辰得几逢,登临此会叹匆匆。


云来汴水波光白,日落屏山树杪红。


抱病独怜贫子美,休官惟羡老陶翁。

肺气经秋久未平,佳辰酌酒看君倾。


雨催黄菊非无意,风落乌纱最有情。


仙客此时缑岭上,彩鸾何处玉箫声。

每爱华颠杜曲翁,登台此日对西风。


吟边菊蕊盈头白,醉里茱萸泼眼红。


故国音书凭去雁,殊方节物叹飘蓬。

又见殊方风物新,宦情羁思两纷纷。


楚山南下猿啼树,淮水东来雁拍云。


黄菊最怜贫靖节,西风还识旧参军。

无处堪逃俗,高楼远市廛。


香云消永日,法雨近诸天。


欲借翻经地,先分贳酒钱。

山川甚雄丽,积雨为磨浣。


天开秋气清,游娱共萧散。


石径接巉岩,兴到行不懒。

脚底潮生鼓万雷,浪头隐隐白云堆。


诸州地到海边尽,外国帆从天际来。


但见中间浮岛屿,不知何处是蓬莱。

舟发秦淮暮,西风正面来。


朝从大江溯,风转两帆开。


白鸟晴逾洁,黄芦冷未摧。

石洞谁穿薜荔封,玄云宫阙远闻钟。


万松风奏笙簧杂,叠嶂天开锦绣重。


久住定应凡骨换,偶来忘却病身慵。

西风平楚莽萧萧,天畔登楼正泬寥。


万户砧声催夕照,千帆涛色送秋潮。


青山谢傅相将去,白首冯公尚未招。

烟深堤下绿丝新,花鸟中原过一春。


尺素淮河须早寄,天涯芳草待归人。

阁拥慈云傍阙开,双林如此足徘徊。


似缘把臂人曾入,岂为攒眉客不来。


发愿同游依净土,登高作赋借雄才。

把菊偏惊久客情,淮河西下蓟鸿声。


楼船万里沧波涌,砧杵千家朔吹生。


绝塞频年犹住牧,故乡多难未休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