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数丛黄菊遍亭皋,不见南山首重搔。


日暮忽来真观坐,郤从画里寄登高。

雪花二月散园林,嫩绿新红恐未禁。


路到七途知妙诀,人从百炼识真金。


垂杨荫户风声肃,瘦竹横窗月影侵。

莲出淤泥鸟出笼,云浮天际水浮空。


静观物理头颅白,戡破古今花叶红。


一片羁情悬北斗,满腔春兴寄东风。

高云试孤骞,长风响远音。


我身异飞鸟,安能恋故林。


持子香草佩,置我幽兰襟。

古人不同时,今日不同调。


嗟我二三子,携手共言笑。


彼捐缟带赠,此用琼瑶报。

雨过风柔五两轻,残霞晴挂宝安城。


三年寤寐三秋客,一水蒹葭一日程。


社结芳邻仙可侣,斓成孤枕梦偏清。

何来褦襶下车逢,不用金盘浸白龙。


热客丛中容冷眼,火云门外幻奇峰。


敲灯半落窥檐月,报晓惊闻隔水钟。

盈盈一水独根寻,谁谓穷交有市心。


却扫已知□句癖,逃名何必入山深。


客从东道知贤主,谁向西归问好音。

暝色薄前楹,清尊晚复倾。


长贫非罪岁,吾道且尊生。


树有知还鸟,栏馀未落英。

江南江北路初分,万里乡书未易闻。
岁序孤舟逢五日,弟兄同社忆离群。


东道更谁为地主,西河却有大冯君。

十亩烟霞覆短墙,中开三径引求羊。


琴尊自美谈玄宅,宾从时过醉白堂。


台倚高云临大野,池通新水着浮航。

不到西园久,蒲觞此日来。


池环碧树合,门对紫薇开。


雨气清书幌,风香入酒杯。

筑堤不拟长安沙,鸣鼓已放西曹衙。


夜游泾南鹤城北,随处幅巾宜看花。


花林高下映丛冢,池台旧属淇水家。

识调知音钟子期,爱贤推毂郑当时。


老夫病矣无能役,看子飞腾定不疑。

吴丝衫子洛京尘,点染从来岂一人。


七字衮华君幸许,更烦松石颂长春。

少不如人老岂如,并将衰病益空疏。


茂陵词笔吾何敢,赖有清言慰索居。

急雨翻河电掣空,分明此意识天翁。


老臣负乘今知免,归卧陶家一榻风。

猛虎有时还入市,飞鼯何自可凌云。


临风一笑掩青史,只恐今文累古文。

久矣人间却步行,依然枳棘道边生。


扁舟始羡江湖子,乱入风波坦不惊。

君王六乘代来初,云从飞龙水送鱼。


敢谓老臣耽暇佚,青山种树要全书。

扁舟临发更迟迟,无复人间富贵机。


却忆少年春试日,月明携卷候彤闱。

曾参石室润鸿休,又见蒲轮降鹄头。


归去太平犹许颂,未应诗酒只赓酬。

潞河流水碧湾环,此日何期照病颜。


举目家园疑可见,依稀尚有百重山。

泰山福地逢人日,得意春风动彩毫。


莫讶岩岩多气象,中台望重本来高。

垄头停辔望龟城,元有夷途似掌平。


厌把五更供客梦,猛将一日了山程。


树连新绿千林暗,日转斜红半野明。

过尽关山到水村,衾裯犹讶四时温。


朔风凛凛催飞雪,似与幽人洗瘴痕。

出处平生岂有心,心忧时事力难任。


饱看雁荡佳山水,却入江西剑戟林。

梅蕊凌寒雪未消,青帘红旆巧相招。


十年不踏江山路,过尽吾村独木桥。

百花如锦柳如烟,妆点西湖二月天。


便道过从来四圣,扁舟旖旎访三贤。


钱塘门外苏堤上,丰乐楼前芝寺边。

回塘分越水,古树积吴烟。


扫竹催铺席,垂萝待系船。


鸟窥新罅栗,龟上半攲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