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中年知学道,所得不造微。
老来衰拙甚,动与世俗违。
诗书束高阁,蓬藋掩坏扉。
几日浓阴,早柳堤作絮,菜圃堆金。
传是前朝贵胄,旧阁园林。
池荒路古,客来过、几遍沉吟。
十日春泥懒入城,满湖风雨未开晴。
草堂欲补宁忘破,沙鸟频来莫漫惊。
桥外柳条随意绿,坐间苔色傍人生。
堕甑皆言莫系怀,行人不见邑人灾。
忽闻邻叟悲还笑,只为狸奴去复来。
酷烈薰心不可医,终朝起伏向人嘶。
方瞳失却来时路,草满秋原水拍堤。
踏破寰中万里尘,争知骏骨委咸秦。
飞腾不是书生分,东望家山一惨神。
江南冬月气犹温,风雨潇潇至后繁。
钟阜云迷禅寺塔,秦淮潮上酒家门。
闲来访戴难乘兴,老去游吴易断魂。
选胜遵郊郭,冲泥试杖藜。
溪承新瀑水,山渡欲晴霓。
看竹人先至,穿花鸟自迷。
二月已过三月临,茅堂寂寥常雨阴。
梅花白白落已尽,杨柳青青浑未深。
何日新晴出山郭,及时行乐称春心。
阴云漠漠雨漫漫,旅食谁怜范叔寒。
披葛岂能依到溉,杖藜还得过苏端。
魂销南浦人将别,魄落三城岁欲残。
英雄始战听鸣钟,清夜闻雷兴转浓。
笔下纵横云致雨,砚中变化雨乘风。
终朝淅沥添吾趣,千载文章荡此胸。
献岁占人日,惟祈此日晴。
岂知春雨至,更觉春花明。
湿舞空庭鹤,寒栖独树莺。
共爱风泉淙玉涧,故人虽雨亦能来。
琴床昨暮移高阁,茶灶经旬生绿苔。
性懒边韶唯有睡,忧深王粲自多才。
凉风吹骤雨,高坐称闲心。
草阁水声里,山城秋色深。
沧洲何处是,白日一时沉。
寺门桥下独徘徊,溪树笼烟黯不开。
月出可忘携策到,泥深曾几泛舟回。
冬青香满花堆雪,苦楝风多径糁苔。
荷渚依兰桨,鸳鸯野梦清。
霞光薰晚渡,塔影压秋城。
人语风前软,箫声水上轻。
乍可秋情隔夜生,风初拂拂雨初清。
似将几点芭蕉上,绘出虚堂一种声。
百卉待泽如渴病,花信番番吹转盛。
朝来泼火恰如期,黯黯檐端湿云映,野外闲情拾翠偕,城南嘉约摇鞭竞。
绛帏高卷赏秾华,药鼎微温伴清咏。
长日度无赖,远怀扪自幽。
半晡微有雨,穷海镇宜秋。
絺绤薄凉入,竹梧清响流。
洞庭秋雨来,凉气生枕席。
东城官舍中,颇似野人宅。
锄云艺竹树,一径十余尺。
把酒临风进羽卮,云棚萝架半离披。
雨多九月寒应早,花失重阳开已迟。
一自累旬寻药裹,更从何地问禅期。
远思如梦复如烟,独对秋空一惘然。
处处芳尘迷定处,年年冷雨送华年。
停云不解陶潜恨,枯树犹蒙庾信怜。
书局匆匆策马回,招要重到小蓬莱。
半天雨势龙衔去,一片秋声雁带来。
桑落肯辞今日醉,桂华应傍故园开。
毵毵柳絮春刚去,细雨如丝绿欲流。
喜得故人新酿熟,挑镫相对竹窗幽。
江流绕岸铺平沙,戍楼鼓角朝开衙。
文书粗了须痛饮,钱春已到荼蘼花。
黄州移节过三载,归田无计官为家。
飘零华表处,令节忍思家。
万井龙蛇雨,三春杜宇花。
禁烟犹冀北,宿草已边沙。
蒙蒙湿翠满重湖,一棹中流乍有无。
凉意十分归枕簟,秋声几点到菰芦。
水花带雨弄姿态,风柳牵船成画图。
满目秋阴菊尚迟,佳辰还起昔人思。
漫愁风雨潘邠老,须纵登临杜牧之。
山郭云昏潮落后,湖天烟冷雁飞时。
画里寒香尚未残,清词娓娓出吟坛。
维摩灭度洪崖逝,从此春山不忍看。
万重花气压春云,一片瑶光恋夕曛。
旧梦不离香雪海,绝怜伴侣邈难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