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隐隐长松带石屏,小亭仍揭岁寒名。
古碑字灭苔争绣,曲径人稀草乱生。
松老不随霜雪变,景多真比画图清。
天上归来水竹居,相留曾接笑谈馀。
萍踪到我纷初定,柳眼于谁早半舒。
岐路事争秋隼疾,同年人似晓星疏。
一日徵还棘寺居,到时应及早春馀。
底须九命论升黜,再发三章究惨舒。
健鹘临风宁偃仰,老松经雪更扶疏。
紫诏光临刺史居,列城山水及波馀。
百年公论谁终掩,几处流人梦亦舒。
魏阙云深鹓序近,歙州天远雁来疏。
万里长安拱帝居,徵书来是几旬馀。
律回小郡星将换,冻极阴崖日渐舒。
美政才应苏弊瘵,高情仍不弃迂疏。
登临谈笑总材雄,兴入苍茫四座同。
潮落宋元兴废外,山分吴越有无中。
一方屏翰遵周制,万里梯航念禹功。
湖上来寻一日欢,春风消得旅怀宽。
玉壶载酒随山住,银甲弹筝隔水看。
花雨上瞻三竺远,松云高拂两峰寒。
一峰孤耸碧孱颜,琳馆遥当紫翠间。
桑坞日斜鸡唱晚,松庭风静鹤声闲。
轩辕丹熟惟馀井,太白诗高可配山。
亭亭玉立晚风前,春意终归雪意先。
后院根如前院好,南枝花比北枝妍。
边城旧曲吹山月,姑射新妆照水天。
年来空对写生堂,的见冰容自不常。
疏影似龙清战月,贞心如铁冷欺霜。
只知菉竹堪为友,转觉凡花不是香。
赏缘三日订,酒禁一朝宽。
藓蚀铭文瘦,山留菊意寒。
古泉深注碧,斜日半流丹。
庆从天上履端辰,嵩祝声中广乐陈。
五夜青旗先拂曙,千门彩仗已迎春。
晴光傍槛梅霙照,淑气垂轩柳色新。
风埃如雾满川黄,马上朝来识太行。
水泻浊河桥甚壮,沙连远塞路何长。
皇华复讲衣裳会,京阙今为毡罽乡。
唐时胡马入长安,下马胡儿倚马鞍。
今日升平无此物,樽前聊写画图看。
飘飘秀色夺仙春,只恐丹青画不真。
能为君王罢征戍,甘心玉骨葬边尘。
鱼跃鱼沉都不知,垂竿只要得鱼归。
天寒浪急鱼难得,愁入芦花日又西。
曹将军画少陵诗,林氏家藏相国题。
不动精神瞻御座,风云万里入霜蹄。
芦黄水落秋将暮,鼓翼各寻云外路。
为问归飞归底处,我今亦向江南去。
扫却苍苔坐满矶,青山绿水送清奇。
且同白酒盈樽饮,莫惹红尘两目迷。
笑舞婆娑歌洞口,酌归酩酊过湖西。
啸侣排云上钓矶,寒潭秋水色清奇。
山林有约蹊初辟,朝市无心路欲迷。
乐事今朝追洛下,仙踪终古擅名西。
懒习平生欠扫除,时于岁晚惜诸居。
犹嫌韩老送蓝褛,肯学相如赋子虚。
日月未殊千载上,阳和又是一元初。
天时人事默乘除,又报春光到客居。
老去生涯随分足,病来朝籍几行虚。
云中凤阙瞻华表,赋里山堂想遂初。
记得临岐款语。
珍重长途风雨。
洲边草绿好归来,莫更题鹦鹉。
晴霞丽层霄,淑景媚清曙。
冉冉草际烟,盈盈花上露。
幽禽何处来,飞鸣入庭树。
攀桂月扶疏,抚松云陆离。
岂无淡荡怀,亦有幽贞期。
何缘对清景,孤坐度芳时。
岁莫忽不乐,哦诗忆同裳。
百忧从中来,孰谓酒可忘。
昔我二三友,芳兰閟孤香。
百乘去为天下宰,暮年岭瘴隔京都。
君看封禁严边琐,力碎调停此范模。
赤舄傥来金铉贵,青衫依旧纸屏糊。
万峰银雪排天险,千里封沟辟蜀都。
尽揖渎灵趋几席,始知国相妙规模。
心同典午深衣乐,褊笑荆文纸阁糊。
一点丹心万斛愁,登山消遣记重游。
满怀冰雪空三伏,屈指光阴近八秋。
海内未瞻云气合,天中渐见火星流。
当时脱颖少年丛,意气真成有古风。
今喜休官渐衰老,都将世事付天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