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书在心犹在,时艰变易衰。


白云山半寺,红叶水西祠。


农老言多善,乌驯噪总慈。

孤夜群星聚此筵,寒梅细石晚相鲜。


两仪消息还长日,双铗追随自昔年。


人世岁华空鬓发,江门戎事正风烟。

霞下天垂宇。
倚阑干、月华都在,大明生处。
扶木元高三千丈,不分闲云无数。

卧我西斋坐两君,不知谈笑久离群。
墙槐影似中流见,盆石青疑隔岸分。
屈指三年如昨日,开颜一酌又斜曛。
举日伊谁重绨袍,江河趋下愈滔滔。
党碑有屈嗟如晦,天命无知笑伯寮。
生死是非都一梦,从违冷暖总皆劳。
半溪移棹动天云,望里楼台已断魂。
当日临流腾战马,至今谁为□□□。
一木何曾大厦支,每从婞直得猜疑。
有穷乘乱因民日,安汉欺心下士时。
已分出山成小草,转嫌投鹊竟无枝。
种族浮谈尽子虚,策名端底重权舆。
不书虏主遗孤直,终是元臣耻拜除。
大祀何年奉郊庙,强家谁与正璠玙。
旧君何地得偏安,寥落词臣胆未寒。
文母早为新腊死,少卿得当报恩难。
青蛇见座经三载,白虎谈经念百官。
儒生无分作公卿,况值中朝大命倾。
早是曹瞒忌何进,相期太甲杀阿衡。
衰时麟凤原非福,当道豺狼岂恤名。
近闻怒发欲冲冠,便有骅骝懒驾鞍。
入洛几年为计密,擎天八柱果谁安。
力排魏阙扶公论,人谓膺门出好官。
湖滨别去五经秋,喜得闲居无悔尤。
华藻不因焚砚弃,功名直待盖棺休。
北山何假移文檄,西事犹堪借箸筹。
西风惨淡起愁云,走檄飞书正纠纷。
剑器朝方驱冶匠,戈船夕又募新军。
马肥已报高秋警,鹤唳那堪中夜闻。
一灯幽燄照蓬窗,吾道从违孰主张。
独起披衣夜中坐,静听疏雨落寒江。
百年后死痛无涯,地下宁追执论差。
云暗九疑天路杳,欲从何处诉重华。
明庭抗论意弥坚,只分微躯毕九泉。
笃信亦知成底事,却尤前哲误诸贤。
江湖廊庙自区区,稽首皇猷轶有虞。
此夕忽惊传邸报,无眠终夜只长吁。
即使程朱今复生,也须旧说一番更。
若还究竟昆仑顶,姬孔明明有法程。
百花秋尽强登临,野树萧萧落不禁。
天地无情三日雨,蒲帆不济此江深。
诗怀谢子能高兴,法听生公鲜会音。
少府高时论,尘襟喜暂开。
我无乡井累,渠有折冲才。
月露团秋桂,天风落古台。
昨日天恩及,生民解倒悬。
俘囚空在狱,羸老并归田。
和气当成岁,骄阳莫作愆。
列宿郎官位,严霜御史威。
铨衡须有见,负乘乃无讥。
经术存公正,刑章折是非。
久叹旌贤少,还闻剪恶多。
生材不易得,旷职欲如何。
进退皆由道,明良自有歌。
治国宜宽典,新民在市恩。
欲追三代盛,莫使一夫冤。
引善犹连茹,销愆若救燔。
盗贼何充斥,君王本圣明。
近徵萧相国,远慰晋苍生。
气感风云会,威行海岱清。
近传蕲水寇,远陷豫章城。
相国非无策,司徒况有兵。
旌旗当落日,鼓角动秋营。
诏从南海至,使自北风来。
红粟还输爵,黄金漫筑台。
士须轻马革,世已贱龙媒。
关塞二千里,兵戈五六年。
日输闽地粟,秋待直沽船。
奉使须经海,逢人更问燕。
巨猾仍封爵,将军自凯歌。
乾坤兵甲满,道路虎狼多。
直以升平久,其如丧乱何。
兵革频为患,朝廷屡出师。
未通秦郡邑,空望汉旌旗。
使者徵求急,将军战伐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