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东风何许红紫,又匆匆吹去。
最堪惜、九十春光,一半情绪听雨。
到昨日、看花去处,如今尽是相思树。

一承兑泽莅方州,八度春光照郡楼。


好景几将官吏醉,名山时领管弦游。


空花任尔频侵眼,老雪从他渐满头。

楼迥支筇久,庭闲转榻频。


松衰无直干,竹好但新筠。


漫仕惭逋客,躬耕羡野人。

室空超众止,理妙契无同。


帘卷半规日,香吹一线风。


草晴唯欲碧,花晚尚能红。

柳老阴阴密,榴繁灼灼明。


持杯了醒醉,拊槛置枯荣。


谷旷箫笙杂,江空镜像呈。

久习成衰怯,何方疗阔疏。


柴车穷巷客,贝叶长年书。


每愧沾沾喜,宁甘郁郁居。

灵明观自己,纠错漫殊途。


睨柱夸完璧,探怀失系珠。


封侯真不愿,作佛尚堪图。

风乍扇。
帘外落红千片。
飞尽落花春不管。

几曲鸣溪抱啸台,阴阴野气压浮埃。


林间幽鸟自相语,水上落花何处来。


逃相故畦无废汲,封侯修竹是元栽。

晼晚千花已自稀,狂风犹欲挫芳菲。


王昌近在墙东住,可惜残红取次飞。

城外东风卷落花,更临春水惜年华。


单车刺史无铙吹,叫杀荒池两部蛙。

索居牢落动关心,但觉匆匆岁月侵。


无梦不因怜昼静,有怀多是惜春深。


草香稚蝶销胡粉,花落蛮莺变楚金。

万红雕落尽,留住隔年花。


独艳迎人笑,残妆带雨斜。


物情无老少,春意自繁华。

挽住斜阳脚,殷勤向小园。


柳眠犹学舞,花笑独无言。


自拟湖山景,亲承雨露恩。

着意留春,留不住、春归难恋。
最苦是、梅天烟雨,麦秋庭院。
嫩竹阴浓莺出谷,柔桑采尽蚕成茧。

侍史新从天上归,相逢忻喜着春衣。


萱芽刺土占芳节,兰醑倾觞乱夕晖。


兄弟几人华萼聚,岁时经眼羽翰飞。

年华工密移,回首已春暮。


雨掠夭桃空,风折牡丹去。


芍药殿花阵,披靡不能住。

霜晓寒于腊,日中方有春。


云头才作暮,风力又欺人。


老犊眠方稳,雏莺语未真。

楝花风起春如醉,海燕劳劳云碎碎。


湖头两桨白昼闲,莫愁深下珠帘睡。


笋生斑玉柳生绵,陌上人归草似烟。

晴蜂暖蝶朝相语。
叹息春归去。
天涯青草镇茫茫。

三分春色二分休,是处红稀绿已稠。


芳草池塘空有思,落花亭馆不胜愁。


人情似昔犹难合,身世如今岂易谋。

一帘红雨。
飘荡谁家去。
门外垂杨千万缕。

帐锦笼庭,囊香飘榭,过了芳时强半。
觅残红、蜂须趁日,占新绿、莺喉吒暖。
数花期、望得春来,春去也、把酒南山谁伴。

融融春日觉身闲,急水浮舟下石湾。


此去知心唯杜宇,与君结伴老家山。

病眼看花似梦中,可堪红紫半成空。


一年三月春馀几,枕上那闻昨夜风。

桑椹初生柳叶秾,薰风咄咄逼春工。


物华过眼真堪恨,绿发今成一老翁。

先春当日探芳芽,瞬息而今已落花。


碧实有心应见笑,岂须新艳引流霞。

中原殊未平,避地甘羁束。
着意问樵渔,尚恐惊麋鹿。
出门亦何事,望望清江曲。
山中处处罢芳菲,众绿成阴绕碧溪。
薄暮鸟栖云气恶,满林风雨杜鹃啼。
怒风转暖作阴寒,春尽如何衣怯单。
最忆就林煨苦笋,六年轻失此清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