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梦怕愁时断,春从醉里回。
凄凉怀抱向谁开。
些子清明时候、被莺催。

梁栋翚飞气象新,画工妙思亦通神。


要令寒士皆春色,四景之中独画春。

青山多乔木,柳枝低婀娜。


春风在毫端,高迁无不可。

昨叶何摇落,今逢淑景天。


山椒红杏火,岩石绿苔烟。


炉火沉香烬,琴丝续断弦。

鄙性常山野,尤甘草舍中。


钩帘阴卷柏,障壁坐防风。


客土依云实,流泉架木通。

野烧回青,溪梅褪粉。
路傍新柳鹅黄嫩。
连阴未放碧波明,峭寒尚阻东风信。

朱楼不识有春寒,隔岸何人尽日看。


为惜年光同逝水,肯教桃李等闲残。

西沼筒笙杂浩歌,画船轻扬急于梭。


天教鳞介呈详瑞,从此闽南雨露多。

当年吏隐日徜徉,惯逐春风到上方。


岸柳溪桃应记忆,可能梦里觅刘郎。

上方名刹石湖东,宝马兰桡处处逢。


曲磴千盘云不锁,春光应在最高峰。

霁云衔苑雪云开,春色先从禁籞回。


马上妩眉偏认柳,楼前妆额固知梅。


吹残凤籥惊寒律,忙杀鸱幐取冻醅。

柳腰暗怯花风弱。
红映秋千院落。
归逐燕儿飞,斜撼真珠箔。

几枝红雪墙头杏,数点青山屋上屏。
一春能得几晴明?三月景,宜醉不宜醒。


残花酝酿蜂儿蜜,细雨调和燕子泥。

昔余早谢红尘鞅,诛茅结屋青山上。


青山偃蹇如傲人,我意不与山相让。


日出群峰雾露余,乾坤俯仰如冰壶。

顽云亘野同一色,朔风驱霰声瑟瑟。


须臾散作六花飞,天外群峰头尽白。


入夜郊原积渐平,江树幻作玕琪林。

青山万迭高崔嵬,流水几道相萦回。


晓日村墟烟霭散,熏风楼阁帘栊开。


漳南古称形胜地,家尚诗书人礼义。

乾坤昨夜东风起,春入林峦绚青紫。


眼前风物有如此,世间何处差可拟。


初疑皇都二月时,花衢柳陌相蔽亏。

夜来积雪深,晓觉寒威逼。


呼童棹扁舟,荡漾安所适。


隔溪有寒梅,欲访春消息。

风高霜叶稀,潦尽寒潭碧。


斜阳罢钓归,浊酒聊自适。


冷笑世途人,劳劳不遑息。

溪亭雨新霁,青山满前轩。


烦熇喜暂息,正襟味道言。


此中有真意,富贵何足论。

春意入遥山,渐觉烧痕绿。


驱犊向东皋,一犁雨初足。


田园乐事多,吾将返吾毂。

涓流归宿坎,暖气动寒泉。


影浸梅花月,相看太极圆。

蒹葭凄隔沚,玉露滴孤桐。


太宇连空碧,秋毫一瞰中。

暑翳云中敛,寒光镜面开。


冰霜涵六月,疑渡水晶来。

春雨夜初歇,源泉晓发时。


无风尘欲静,水面见玻璃。

柳拂清池花满廊。
红憨绿媚腻人肠。
慢吟须要细评量。

行云不碍青山路。
马蹄处处轻如絮。
风澹夕阳闲。

欢宴连番酒未消。
撩人暮暮复朝朝。
儿童喧趁卖饧箫。

春光淡淡日迟迟,正是名园扑蝶时。


却忆小桥流水过,东山春色在桃枝。

笼烟杨柳娇无力,着雨桃花冶有姿。


人在画楼春睡起,不知溪上有新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