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彼雪晚何淫,乘时横此临。


必将滋及物,自合大为霖。


也道春来好,何馀臈后阴。

陬筒吹灰变冥朔,生气萌泉天不觉。


凝阴忽升气横厉,重云大同势绵邈。


通衢漫漫走流沙,近甸稍稍堆乔岳。

晓寒初怪客衣重,隐约钟声长乐宫。


出户万家横雪里,止车双阙秀云中。


退朝禁柳迎人绿,寓直庭花向日红。

胧胧玉魄沉霄彩,蔌蔌瑶花破晓阴。


和气所蒸缘异政,丰年之兆慰群心。


画楼卷白欢声洽,游骑障泥乐意深。

阴云万里昼漫漫,愁坐关心事几般。


为报春风休下雪,柳条初放不禁寒。

数日不见日,飘飘势忽开。


虽无忙事出,还有故人来。


已尽南檐滴,仍残北牖堆。

太行晴霁,孤墉高处揖清寒。
云闲万髻千鬟。
底事春风面目,一变玉巑岏。

空斋寂寞春寒,坐来庭竹风声悄。
天低云暖,冰花谁剪,须臾云扰好是东君,与时呈瑞,春回枯槁。
快黄尘厌尽,千林膏沐,休更问,青山老。

飞盖疏条秀十寻,月廊灯沼接轻阴。


霜暄翠粒洪厓饭,风袅微音叔夜琴。


入户尚搴云外势,逢时不换岁寒心。

看竹栽桃事已慵,尚余幽赏爱松风。


登楼爽籁陶弘景,画壁苍烟陆士龙。


俯视春妍终历落,饱尝冰雪倍菁葱。

鸦鸣晓雨至,零乱忽成花。


著地融难白,随风弱易斜。


色应疑燕雀,寒恐滞龙蛇。

闻道江城雪似沙,东风吹动晓寒加。


轻飘瓦屋鳞鳞密,乱飐樯竿栉栉斜。


著地正怜新种竹,漫天故压未开花。

水国虽暑湿,亦恶春令早。


雨旸恒不时,过燠未为好。


凌威集骄阳,瘴疹一以扫。

一日朔风三日雪,冬来严凝春复结。


不知长此终安穷,芳物差池且三月。


雷公怒号何淬嗟,欲起草木呼龙蛇。

犯寒先报数声雷,待约还停绕屋梅。


山霭渐沉惊密密,雨丝初送转皑皑。


戏量晓砌携筇步,欲拭春粘着屐回。

耐守春寒惯客身,时将冻笔斗芳晨。


悬知世事皆云过,惟有文心向雪新。

立春三日馀,霏霏下人间。


胡不瑞嘉平,天于此偏悭。


忽从何处来,顷刻堆尘寰。

百花憔悴东风寒,六花烂漫开正繁。


东君似欲夸富贵,琼台玉榭真珠阑。


绿杨无力晴抛絮,青松不老云生树。

妆点琼英上玉梢,懑人春雪遍芳郊。


情知不是丰年瑞,赢得长安酒价高。

霁景明如练,繁英杏正芳。


姮娥应有语,悔共雪争光。

散漫天涯色,乘春四望平。


不分残照影,何处断鸿声。


缭绕先经塞,霏微近过城。

春雪空蒙帘外斜,霏微半入野人家。


长天远树山山白,不辨梅花与柳花。

百尺晴光绕画阑,一尊池馆坐高寒。


璚楼四照天花合,玉笛孤吹陇树残。


郢客阳春元寡和,兔园词藻尽登坛。

甲子乾飞雨,元宵湿陨星。


风柔行阵阵,月淡下亭亭。


木笔侵凌碧,来牟掩映青。

夜来风雪借冬威,不是东君喜弄奇。


也怕春浓花易过,故将寒力顿花期。

春尚浅。
谁把玉英裁剪。
尽道梅梢开未遍。

竹炉听雪坐蒲团,长笑诗人不耐寒。


未办貂裘走南陌,肯来高处一凭栏。

江南绝景赏心亭,卧雪难寻旧画屏。


白鹭洲前夜来雪,故应此画胜丹青。

腊前未见梅如雪,春到还惊雪似梅。


可是天公有情思,便令花树一时开。

淮南山色一千里,落水层城江更湍。


何地江山有如许,与君聊趁雪中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