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鲁阳关外晓闻笳,官柳千行雪满沙。
想得高斋人睡足,城头吹笛落梅花。
昨午点滴不成霤,入夜风雨抬山来。
朝看远水白于鹤,天垂野净无尘埃。
檞叶缘村腻没缝,麦穗压陇青成堆。
渐渐路可识,纷纷山转多。
数鸡啼远坞,一鸟起沧波。
藤杖湿云石,笋鞋浓露莎。
淡月听鸡去,狂风傍马吹。
有谁怜傲骨,徒自强低眉。
白屋闲中笑,青楼暗里窥。
轻裘绶带出边城,万里平沙按辔行。
胡骑千里齐下马,争看汉使是天人。
匹马翩翩趁晓行,关城曙色动高旌。
书生一纸安边檄,能扫黄尘万里清。
仆仆驱寒日,行行望酒帘。
长途淹蹇步,衰鬓怯霜尖。
过市嗟萧索,逢人问戒严。
征子戒晨鸡,津人鼓闸鼙。
绿流沿翠鹢,红日起杨堤。
汶上山相接,师庄水渐低。
半肩衾枕初寒夜。
客舍如船霜在瓦。
小灯清,残月下。
村鸡喔喔酒全倾,拥被求衣事晓行。
四野月明迷向背,一山云出定阴晴。
春残苦乏加餐信,道远愁非负米程。
江北路,廨东头。
白帢青骡绊客愁。
梧雨滴残蛩语咽,他乡明日是中秋。
人正倦,昼偏长。
梦醒微闻绣阁香。
花径寻芳谁是伴,金衣公子雪衣娘。
风欲静,冻交加。
冰啮霜痕阁岸斜。
流水无声波不起,冷烟微月写轻霞。
牯牛下崇冈,野禽浴溪水。
烟霞蔽茅茨,犬吠深林里。
清眺入深林,露气熏芳芷。
野寺闻山钟,遥遥隔溪水。
推枕月微明,登车才五更。
啼破千山暝,枝禽三两声。
夜宿三家市,晨征十里程。
竹舆冲雾去,草屐带霜行。
无犬花村吠,有鸡茅店鸣。
担簦畏炎暑,肃肃问宵征。
马首已十里,鸡声才五更。
云迷青障小,月挂玉钩横。
鸦声欲断雉声起,柳眼已青桑眼黄。
故乡春事正如许,春事只缘思故乡。
白云起处山樱发,绿柳垂边水蚁鸣。
唯有晓寒殊未减,重裘还似冒霜行。
佳辰来可喜,久客去难论。
为忆东篱菊,因辞北海樽。
逆风吹急浪,单舸泊孤村。
稚子侵烟语,征夫破晓行。
百为真有数,万物本同生。
扰扰岁月晚,悠悠江海情。
晓别山翁去,星河压岭低。
乱冈频驻马,数里未闻鸡。
残月和烟没,清霜使径迷。
江上朝来景,微茫烟水昏。
木兰千里棹,枫叶万家村。
树末山光绕,波心日影翻。
玉宇苍凉曙色分,楚歌四起杳相闻。
桑林短短平依路,茅屋低低半是云。
旧日琴书成远梦,倚空刀剑谩从军。
晓从南冢去,山色尚模糊;
草露行来湿,蛮烟到处无。
泉声随涧转,鸟语隔林呼;
遥望前峰上,朝阳红一隅。
霜重寒威一夜加,晓来人迹板桥斜。
已看白雁来千里,想见青州满百花。
何处菊枝犹复耐,故园菊味定堪嘉。
宿雨晓初收,长天澹如洗。
解带临清流,泉声细娱耳。
有如到愚溪,还似游栗里。
树头鸟语落虚檐,清梦惊回睡未厌。
笑跨紫骝穿绿径,晴云凉月正织织。
早起星犹在,前行路稍分。
人家隔树见,山鸟过桥闻。
涧响多于雨,林昏半是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