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光迎署府千花树,秀入河桥万柳梢。


春日楼台围翠巘,夜晴灯火接青郊。


升平旧俗今犹在,浩荡流年又过交。

临池坐槛弄霏微,著屐扶筇竹下归。


雪路杳生风扑面,烟空忽漏月沾衣。


清狂恋友宵行国,傲散耽游晚叩扉。

诘曲穿荒径,高平见远山。


溪乾呈石紫,林峭露枫丹。


不道归来晚,惟愁句未安。

静爇黄云散法馨,闲抽玉版试霜晴,尚留余习梦承平。


自笑不为无益事,也知难遣有涯生,谢君分我十分清。

落落遐心远嚣俗,洋洋泌水堪乐饥。


图画昔时已愈疟,栖迟此处真忘机。


村犬吠云日欲暮,荷溪照月花仍辉。

尘嚣何处挹清芬,高咏新诗每过君。


真羡幽居堪寄傲,敢夸健笔足淩云。


烟沈霞起闲中谛,鸟语溪声静里分。

毗耶香饭壑源春,午枕聊分百亿身。
旋落涧泉高下语,自鸣山鸟送迎人。
云山往岁真成癖,觞咏一时俱绝尘。
阳精天际灭,暮色望中生。
岚气侵衣薄,山风堕叶轻。
林空霜月迥,沙白夜江明。
寥落霜空木叶稀,初行郊野思依依。
秋深频忆故乡事,日暮独寻荒径归。
山影暗随云水动,钟声潜入远烟微。
一径惬幽寻,悠然世外心。
不缘流水泛,那识落花深。
潭影澄天镜,松声韵素琴。
鹤懒眠白石,云深护紫芝。
僧闲翻贝叶,月冷浸莲池。
鹫岭秋寻遍,虎溪夜度迟。
月静花林僻,琴清竹院闲。
幽兰芳短砌,独鹤下空山。
鸟道排云入,松门映雪关。
画船时载酒,银烛夜生花。
老去身逾懒,秋来兴每佳。
朗吟歌白雪,沉醉岸乌纱。
访旧携孤棹,江城落照红。
暮林投倦鸟,秋水偃长虹。
灯起荒郊外,帆飞细雨中。
金阊时送别,落日照清樽。
山近云常绕,天寒水易昏。
雁迷千嶂雨,犬吠数家村。
薄暮客西归,舟行载夕晖。
乱蝉悲露切,宿鸟渡烟微。
秋水逾明镜,残霞似画衣。
百里昆山道,归舟趁晚风。
霞明千嶂外,日落五湖东。
未获随仙仗,还堪学钓翁。
昆山犹在目,挂席又唯亭。
湖外蘋花白,霜前枫叶青。
樯乌随落日,水鸟下寒汀。
晓鸡声里酒初醒,忽报天书到驿亭。
妻子惊闻犹未信,宾僚迎候已无停。
投闲自儗终衰朽,任重谁期荷宠灵。
疏林拂拂见旌旗,短镫翩翩度翠微。
十里好山供客醉,一犁春雨劝农归。
水流花出红成队,麦雨天连绿打围。
雨意早垂垂,寒云晚更低。
空中时散点,道上不成泥。
绿柳桃相映,黄花麦与齐。
番阳台上生春草,湖外之山为谁好。
沧波日日送征帆,多少行人此中老。
翁昔少年初远游,吴楚东南事幽讨。
长洲苑内旧池台,白发山人恰再来。
无限客愁浑忘却,小楼听雨杏花开。
渔榜溪翁罢钓,邮铃稚子传书。
暝烟寒雪欲落,腊柳半黄未舒。
云叶落随去雁,浪花泼刺跳鱼。
访旧五溪薄暮,沙长归路迢遥。
虚市人家烧烛,流水孤村断桥。
一个残僧待渡,数声短笛归樵。
西崦日初没,远树生夕阴。
晚步草露湿,独归松径深。
入室载言笑,稚子牵衣襟。
淟涊婴近务,超遥爱佳辰。
兴言望东菑,良苗蔼津津。
鄙人昧时趋,旷途夙所遵。
村黑畏冲虎,且复归柴门。
风林月未出,宿鸟争且喧。
浮云忽断续,万丈飞金盆。
岭头旋旆已斜阳,十里山城缓不忙。
酒向晚风消未得,诗从野色兴偏长。
川横白鸟烟光暮,潮拥沧波海气凉。
斜日荒山返旆旌,野烟迢递暗孤城。
路迷春草连云碧,水绕寒川隔岸明。
细雨不禁花外冷,惊风可奈树边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