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落日照空营,春鸦啼上城。


夕阴低野秀,市语入江声。


乍见晚花发,仍馀芳草情。

苍莽入墟落,凭高态万千。


麦城春动地,海气暮横天。


宿鸟下晴翠,疏灯摇暝烟。

独立感寥廓,那堪又送秋。


寒风送山谷,猎火上城楼。


辽海荒边备,孤亭回暮愁。

日下群壑暝,一峰淡着烟。


夕风扫高木,霁霞澄暮天。


黄菊瘦犹发,丹枫寒欲燃。

依人王粲老,百不合时宜。


创后应思痛,几先不入危。


雨云随反覆,衡泌且栖迟。

晚眺林于外,松阴日气消。


万山云里睡,一席水中摇。


玉镜台何在?


青云路自遥。

远树微茫一剪平。
夕阳斜衬断霞明。
晚来天色界红青。

云镕金错落,月挂玉盘盂。


水退岸全缺,烟陈山欲无。


沙晴鸥并集,林暝鸟争呼。

瘴云消尽日衔山,风动疏帘眼界宽。


试著胡床临水坐,要看金塔涌澄澜。

几度徘徊对暮天,怀人珍重寄诗篇。


古今上下几千首,天地中间八九椽。


唤醒吟魂归浊酒,移将杰句上华颠。

数点寒鸦过别村,晚来秋色眼中分。


木从阙处留残照,山欲昏时杂乱云。


两岸草深虫语话,一汀沙白鸟耕耘。

闪闪归鸦过别林,斜阳流水意沈沈。


数声樵笛人何处,一路寒山晚翠深。

乘月泛修渚,凌晨访崇台。


层甍匝地起,叠观凌云开。


时须炎夏首,斗柄从南回。

黄鹤楼前木叶黄,白云飞尽雁茫茫。


橹声摇月归巫峡,灯影随潮过汉阳。


庾令有尘污简册,祢生无土盖文章。

云散雨初收,乘闲独倚楼。


岚深青可染,树重翠将流。


斜日林间下,轻烟象外浮。

极目江山万古愁,风吹禾黍正深秋。


烟迷松壑千村暝,月度云萝几树浮。


里笠樵人横晚笛,披星渔父下中流。

香气袭窗纱,藤床日影斜。


谁家新燕子,衔出隔墙花。

楼边秋淡水云空。
遥山青数重。
隔江鸦队趁斜风。

斜阳下兰陵,景物澹尘虑。


草树竞含滋,夜来河上雨。


涓涓泉乱鸣,霭霭霞初吐。

小阁愁来独倚。
四合彤云垂地。
若要不思乡,夜夜除非沉醉。

吾家在何处,遥遥白云蔽。


伫望白云飞,云飞杳无际。

郊原秋老菜畦薇,款段奚囊趁夕晖。


积雨疏林滑客屐,遥山晚翠扑人衣。


烟浓树隐孤村远,云散天空一雁飞。

雨过山毛净,潮生水面平。
群鸦团晚色,一鹊发秋声。
所至好为客,其容宽作程。
风住帆维软,人齐橹响匀。
津桥横汲具,岸树挂酤巾。
乱石知何处,孤篷任此身。
病眸犹远眺,惟恨鬓霜侵。
稻色云连亩,桂香风满襟。
野桥横落照,晚磬出幽林。
一碧秋万顷,了无云翳侵。
远山醒病眼,澄水莹尘襟。
雁落浮寒渚,乌栖认旧林。
读书长昼得馀闲,步出郊原未掩关。
曲涧绿阴人汲水,半林红日鸟还山。
境由心静多成趣,诗为清真未肯删。
犹欣客里驻风光,偶步晴郊引兴长。
为访残碑除薜荔,无多荒冢奠壶觞。
斜阳半塔含山紫,野色千畦送菜黄。
活活临江水,流丹落晚霞。
波光归海曲,日色近毗耶。
列坐蹲危石,衔杯瞩锦沙。
漠漠长堤起暮烟,烟深茅屋数家连。
灯前人卖当垆酒,月下牛牵上水船。
官柳萧条霜落后,乡山迢递雁归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