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浮烟暗一城,孤月四边明。


渔火动多影,湘流静有声。


风高寒望眼,漏永逼秋情。

驮铃唤起。
又趁入襜帷,四更天气。
沙色笼灯,不辨马蹄痕细。

媚脸藏春,烟眉锁恨,料得晚妆初卸。
阑边月子正弯弯,记年时、凭肩清话。
帘钩写挂。

月浮荷影了无尘,积暑初降雨气新。


尽日荡舟忘士女,一波摇岸作澜沦。


众中得乐成黄蘖,湖上思君骋白蘋。

月夜吟君月夜诗,一时相望月光移。


二三寒绝诗中语,不是平生不与知。

水色浩无涯,乘舟学泛槎。


澄河天合影,远浪月浮花。


夜暗丹枫浦,秋明白鹭沙。

新正月生魄,清风透孤襟。


因向江湖游,复见天地心。


野梅弄箫笛,石溜鸣虞琴。

携壶理棹出江干,乘兴安流夜未阑。


霜月浸空秋色老,风林摇岸叶声乾。


短箫凄断中川听,长剑凭陵傍斗看。

冥冥江上几青山,烟水悠悠雁□湾。


但使风波常不起,扁舟时向月中还。

一派长江接暮潮,半轮孤月出烟霄。


江光月色兼天涌,有客中流独泛桡。

奇哉吾辈犹在,绝域从他岁徂。


一片月明尽看,三更霜白重铺。


但能谈笑无倦,即与家乡不殊。

永夜不成寐,微凉生小楼。


云消沧海霁,天接故园秋。


群动杳难息,清光静不流。

寒色上帘钩,空明月在楼。


林亭迥遥夜,星汉动高秋。


雁过烟郊阔,虫荒露草愁。

使星炯炯摇银汉,照澈天南海尽头。


闽峤八方人望岁,陂塘五月气如秋。


南巡蔽芾留嘉荫,东望扶桑起远愁。

小雨啼花,深烟怨柳,往事倩谁重诉。
甃冷铜瓶,尘封玉镜,试问荒溪鸥鹭。
说起那时恨,又恐怕、莺愁燕苦。

夜窗明月峭。
寒侵翠幌,博山香袅。
风触帘旌,一片疏阴轻扫。

月与清湍一样流,不妨夜色尚淹留。


已将船作青天坐,安得江为大白浮。


恐有幽人钓寒渚,正须横吹起危楼。

苦雨连日夜,佳月遭薄蚀。


晚风散积霭,水天忽改碧。


江皋放幽步,露下襟袂湿。

连环易缺。
难解同心结。
痴騃佳人才子,情缘重、怕离别。

抱琴时作醉翁吟,吟罢霞觞对月斟。


客有可人期不至,相思隔断暮云深。

古今明月,魄生明后,积渐圆还缺。
秋解伤神春最好,衾枕几番铺设。
十二瑶台,千金一刻,横竹休吹彻。

烛暗曙钟远,诗成春漏沉。


古苔见隐约,幽桧响萧森。


白雪留寒色,青云延夙心。

塞直慕南董,良明宪夔皋。
孰为非我事?相命须其曹。


被褐骞寒素,奉璋参俊髦。

幅员施广图,轮魄昭晬像。
三后犹照临,万代极瞻仰。


宝之在禁密,本以肃灵爽。

奉礼惭明信,敛诚资宴歇。


风露洒九天,星辰逼双阙。


屏听非效聪,规行殊改刖。

崇馆肃玄閟,虚扉敞彤碧。
词林何苍苍!国器皆奕奕。


顾惟朴樕材,谬忝文字役。

舍北舍南流舫通,高荷万柄倚微风。

献书嗟弃置,疲拙归田园。


且事计然策,将符公冶言。


桑榆清暮景,鸡犬应遥村。

剑气徒劳望斗牛,故人别后阻仙舟。


残春谩道深倾酒,好月那堪独上楼。


何处是非随马足,由来得丧白人头。

银蟾上东岭,流光含夕清。


瑶天湛冰壶,万景俱分明。


招邀青桂下,开樽坐闲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