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天街如水怯轻寒,何处箫声出画阑。
忆弟天涯迢递隔,未知曾否月同看。
月地云阶冷,玉漏迢迢,卐字栏低亚。
晚飔摇柳浪,凉意在、一桁珍珠帘下。
楼阁耸玲珑,好妆点、风光秀冶。
横笛高楼夜已阑,满襟风露过长干。
碧城十二清于水,只恐嫦娥不耐寒。
一奁秋净,正山鬟半掩,初回蛾绿。
影入丹林清胜水,两鬓霜华慵沐。
冷磬云沈,危阑露警,涧响淙淙玉。
二月才遇半。
早庭前、老梅舒绿,落英零乱。
取次玉兰应渐放,昨岁君家曾见。
月照疏篱罅。
正朋来、壶提村酿,盘堆腊鲊。
手把一杯闲骋望,万户清辉团射。
凌波立尽花阴月,窗掩文纱。
衣卷轻纱。
一树梧桐影又斜。
十里寒潭净碧流,歌声风送月明舟。
云山倒挂千层画,天水交融一色秋。
宿鹭连拳围玉镜,跃鱼喷沫碎金毬。
匀泪偎珊枕,寻诗拂锦笺。
夜凉如水浸明帘。
低漾一层花影一重烟。
微云不碍月,木落小庭宽。
老去余残兴,朋来免独看。
鹊飞愁到晓,牛喘不知寒。
忽动幽人思,昏黄过草堂。
江明初上月,地白已凝霜。
相见更何事,岁寒心不忘。
夜静群动收,百物同一息。
逝者如斯夫,奔流无停刻。
如彼明月光,西没复东出。
皎月自东升,光照千山昼。
长桥蹑飞空,倒影泻奔溜。
寒潭净泥沙,岩崩石骨瘦。
露寒曲槛红衣润,笑扶蝉鬓。
徘徊临水照红妆,人比嫦娥差近。
倩得鳞鸿通问,对花消恨。
荧起长庚落,霁空秋意宽。
水光涵月白,霜气挟风寒。
舟取北为近,川流泗最安。
忆昨卧碧山,苍苍丛桂间。
白云为屏石为枕,绿萝长挂明月闲。
忽乘轻舟泛江水,山月随人还在此。
风入古松成节奏,泉奔幽磴响琮琤,琴中弹意不弹声。
猛拂朱弦灯焰落,细敲玉版梦魂清,啼乌枝上月三更。
买得扁舟载月明,喜它箫鼓巳归城。
一襟风露清吟骨,四望湖山见道情。
花港采菱供果饤,蘋洲撷荇荐杯行。
道德吾何敢,功名代有人。
仓黄恒畏咎,班白总忧贫。
细字书全废,深杯酒勿亲。
送客门初掩,收书室更虚。
新篁高过瓦,凉月下临除。
妇病才扶杖,儿馋或馈鱼。
云容冉冉碧于衫,蟾影腾腾稳胜骖。
万壑凉声生木末,一天秋色满江南。
闻鸡漫起狂夫舞,扪虱谁从隐士谈。
寒著衾裯思不禁,月娥于我似钟情。
更添眷眷窥檐入,容与横窗一带明。
月薄西山夜气清,就床攲枕不胜情。
姮娥似欲相钩引,特地窥窗巧献明。
天帐空虚碧玉寒,露华应满汉宫盘。
十分月上星光掩,四坐诗成醉语阑。
楚渚雁归惊客恨,庾楼风静足清欢。
香肌半亸金钗卸,寂寂重门深锁夜。
素魄初离碧海端,清光已透珠帘罅。
徘徊不语倚阑干,斗转参横风露寒。
云散江城玉漏遥,月华浮动可怜宵。
停歌不饮君何待,试问当年李玉箫。
信是蛾眉天上来,玉楼金殿漫徘徊。
风前却忆青鸾至,掌上翻惊白燕回。
高卧禅家白板扉,深林落木鸟言稀。
山中孤月寒相照,海上浮云夜不飞。
涧树尽含清露湿,岩房犹掩慧灯微。
条风动芳树,素月流金波。
阳春宋玉和,子夜秦青歌。
金卮湿花露,罗袖留春云。
冶容月同皎,微词人莫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