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陆走无非水,楼居并是泥。


褰裳难跋涉,执盖困扶携。


国虑白圭壑,城危智伯堤。

波浪冒原田,群鱼不自全。


返常真足怪,行险绝堪怜。


骤作乘时快,遄成失势颠。

夜半观天象,无星定肯晴。


河流兼市没,船势与楼平。


未杀漂摇意,仍添飒洒声。

西湖湖外水,汹涌入城流。


比户升高阁,通衢塞大舟。


学泅儿辈喜,绝爨老夫忧。

今日云霄客,何人禹稷思。


树高堪避溺,稻尽底充饥。


苦口非吾事,衰躯异昔时。

将坛文苑代称雄,指点千年感慨同。


名在江山翻借色,事过天地竟何功。


乡心暂托烹鲈后,客梦都抛别鹤中。

宾主西南胜事并,此游端足慰平生。


杯仍七月称秋望,赋是双珠可夜明。


战血至今高壁色,词源终古大江声。

沈沈碧海绝津涯,一叶凌波亦快哉。


假使黑风漂荡去,不妨乘兴访蓬莱。

海上群黎亦弄兵,征车数月旅山城。


稽留谪命兢惶甚,正坐绯巾惩沸羹。

霜降初寒即吐花,不教黄菊擅陶家。


篱边秋色兼春色,别作幽人一岁华。

未月黄衢厄,妖遮赤道行。


魄残疑近晦,食甚始生明。


奏鼓风飙惨,登坛雷雨清。

院寒冬月白,城夜海云收。


上客扳兰省,清光近凤楼。


关山一北望,河汉迥西流。

今夜月光来,正上相思台。


可怜无远近,光照悉徘徊。

莫厌烦蒸共此行,临流台榭极高明。


风前自得披襟兴,林杪时闻脱裤声。


洞竹交阴冠盖爽,砌泉争响梦魂清。

中秋不必拘三五,惟望时方月正圆。


已荐社壝通肸蚃,始开宾席对婵娟。


清光自喜今宵满,俗会从输一日先。

旧京城阙势逶迤,玄武湖清皇子陂。


玉燕龙宫将数子,金灯雁塔涌千枝。


星依御幄垣墙列,日按行营次舍移。

麟阁今谁第一功?


康侯三锡在师中。


洗兵已验军前雨,仗钺先占梦里风。


剑负斗文芒气白,香蟠心字篆烟红。

发兵每叹白人头,况复艰危历九秋。


比景即看在内地,澜沧能免为他愁。


衣冠未许群羌僰,国士终难寄海鸥。

徼外行宫隔万山,朱光只在两河间。


可令未派龟鱼种,却踞中原虎豹关。


盘木自来歌汉德,哀牢先许识天颜。

三阵凋残御制棋,祖宗眷顾不胜悲。


可知仙杖巡游日,还是钧天谒请时。


八树分茅朱噣永,六龙拥驾赤乌迟。

开元三叶正流晖,桂社梧封应紫微。


追急稻畦鸠杖指,寝甘榕殿鸟工飞。


五铢当复神咸许,十世将兴帝不违。

规外星辰落落斜,参旗井钺建高华。


洱河北上通云汉,辽水东回接海槎。


啸月岭猿催画角,嘶风胡马咽悲笳。

桂树参差覆羽林,天容玉册自森森。


甘渊自有长生日,冥谷终无不散阴。


命将出车小雅颂,磨崖刻石老臣心。

以尔锒铛日,追余梏拲年。


词林原有叙,圜土亦推先。


泣夏怀明德,逾冬忆古贤。

衰凤巢何在,亡羊径欲迷。


已知惭稷契,宁忍愧夷齐。


世事蕉中梦,人情李下蹊。

丹地披肝日,彤墀溅血时。


帝容伸颊舌,天与护须眉。


槚楚宁非教,桁杨亦我师。

敢云吾道大,相顾此身微。


土室青镫火,柴门白版扉。


垂纶收钓具,炼石补渔矶。

翳翳冰轮渐欲无,满城钟鼓竞喧呼。


明销鱼脑浑应减,食尽蟆肠正可刳。


后羿药灵知不死,臣仝心切望全苏。

疾风吹浪满重湖,云掩西山一半无。


黄帽牵船依岸过,苍头按鹘绕林呼。


莺花世界如春梦,烟雨楼台似画图。

海涌峰前云树盘,佛宫飞阁出巑岏。


虎来古冢金精白,龙卧秋池剑影寒。


禅老说空留坏石,鬼仙题雨下虚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