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寻芳自是少闲身,世故纷纷更咈人。


一箸小园初韭脆,三杯荒舍晚醅新。


云藏柳叶裁难断,月入梨花辨不真。

放船惊雨过,下马报诗成。


不拟当深夜,犹能念别情。


梦随书帐远,寒入缊袍轻。

南山排翠当门扉,材拙最宜官务冷。


循檐低首看花枝,绿跗挺挺翘相并。


架南已吐白蔷薇,红药当阶开尚迟。

东冶亭西红白梅,贮琼藏玉为谁开。


一枝不遣幽人赋,忍待春浓醉客来。

一枝和露珍珠贯。
月下回来寻几遍。
今朝忽见数枝开,未有十分如待伴。

一枝且莫怨开迟,桂萼须知胜柳丝。


嫩绿初黄凭看取,晚秋风物早春诗。

爱杀中秋好月光,竹边清切水边凉。


西风吹向花栏过,错认兰香是桂香。

道出南城遽折回,入门初谓见花开。
兼旬渴为今朝乐,他日强于雪后来。
已放一寒收宿腊,未逢馀客共深杯。
语与城西汤定之,园花吹尽柳丝丝。
寻常别恨年年有,不是吴姬压酒时。
一尘黄不上丁香,似雪翻风风却黄。
日日好春风里过,令人梅雨忆江乡。
两朵牡丹开国艳,千丛黄菊散秋葩。
可怜宾主欢娱地,只向尊前不语花。
青苞虽小叶虽疏,贵气高情便有馀。
浑未盛时犹若此,算应开日合何如。
寻芳蝶已栖丹槛,衬落苔先染石渠。
把笔临芳不自怡,首徵章句促妖期。
已惊常调言多鄙,遽捧高吟愧可知。
绝代贞名应愈重,千金方笑更难移。
春以花故妍,花好不辱春。
漫山烂桃李,由求盖具臣。
国艳朝众芳,此花当不名。
重阳从古多伤感,逐客南来重叹嗟。
镜里但惊添白发,樽前犹未见黄花。
求仙顿觉三山近,成佛无令一念差。
新年西圃带轻寒,芳意含华洽客欢。
瑞露只知催濯锦,朝霞犹欲隐乘鸾。
暗期玉蕊蜂窠润,偷裛天香蝶粉乾。
燕去莺来昏又晓,劳生莫负心期。
菊花何必待开时。
十分浮玉蚁,一拍贯珠词。
粉英香萼一般般,无限行人立马看。
村女浴蚕桑柘绿,枉将颜色忍春寒。
今年白露,嫩蕊帘前卖。
生怕风飘满罗带。
到湖阴、荡桨闲逐文鱼,思折得,付与纳凉人戴。
朔吹鸣时万叶黄,独留琼蕊擅幽芳。
水边野外开虽晚,腊后春前赏未忙。
素艳若敷应雪妒,嫩心犹閟已风香。
酒为多多办,花须早早开。
已愆重九约,犹待两番催。
明日还何益,西风定肯回。
问讯东篱菊,如今开未开。
不应辜酒伴,宁是欠诗催。
屈指秋将尽,关心日几回。
红梅才两蕊,犹自茹春寒。
出以希争睹,开应半好看。
正怜香入坐,未论实登盘。
丁香亭亭玉雪色,梨花才似过寒食。
四月连阴未牡丹,遥帷怅卧兼愁疾。
高柳黄尘百万家,却于萧寺问年华。
洛阳二月三月春,车轮马足飘香尘。
金钱散尽花不见,买得桃李犹非真。
层层种菊绕篱斜,秋色偏归处士家。
拟铸金钱酬岁月,得依玉树伴烟霞。
清风江上催行李,白发尊前作按花。
灵根何许来,初春首移植。
封培极膏壤,灌溉勤朝夕。
惟知人力胜,可与天工敌。
多时海上日光催,犹道千山雨未开。
总被浮云能障断,龙沙不见翠华回。
经冬相对意差强,半月东风未放香。
远信不堪传驿使,幽期如待探花郎。
日斜篱落贪春睡,月冷黄昏怯晚妆。
不向三春斗艳阳,翻从九日傲清霜。
料应久厌繁华境,欲伴东篱晚菊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