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瑶池阿母杳无踪,结实开花怅望中。
何似君家亭子上,一年一度看春风。
传语杜鹃休浪发,直须留点春心。
一回一树一沉吟。
也应和泪染,真合带愁喑。
翠微径仄,怯鬓白、被风飘影。
念橘柚新阴,枌榆旧社,门掩裙裾客冷。
比似侯爪将军树,勿误认、文园秋病。
梁君遁世偕妻孟,崔母祈天为妇唐。
身是六朝人物旧,眼看三世子孙昌。
人知翕翕味方隽,谁识耽耽意最长。
夫能以义徇孤忠,家国纲常事则同。
中阃不逾贞妇节,大家何啻古人风?
机丝已断尘灯在,木主新题穗帐空。
博士已铭坟上石,九泉深慰若堂封。
古郡溪山郭,名园花竹楼。
麝香眠野草,翡翠立晴洲。
安得一生醉,那能十日留。
鲁之为国多秀民,礼教遗俗醇乎醇。
中有孝子全性真,务学唯先厚天伦。
骨肉之爱始自亲,厚我能施睦宗姻。
城南两佳士,英躔名硉矹。
相之妙才具,玉笋班中阙。
胡为彯长缨,去去事輗軏。
蚤岁传贞节,名家出令仪。
萱堂宜享寿,蒿里忽成悲。
子哭雷鸣夜,人看露降时。
淑德圭璋莹,芳声蘋藻贤。
家和忘愠怨,节劲苦颠连。
揄狄三封命,梁炊六十年。
举世令人闷,斯人以死争。
开眸沧海窄,点笔老天惊。
佛祖无酸气,英雄有至情。
何期万死后,得见一生人。
久识灰销骨,欣看字有神。
每凭心口力,尽洗古今尘。
我爱此塘好,碧水映红蕖。
垂杨袅袅烟笼,绿发倩风梳。
医却尘埃俗病,唤起沧浪幽兴,怀抱一时舒。
池塘春色归,波水已极目。
凫雁稍下来,垂杨舞新绿。
登临不惮远,枉径入重复。
洛浦林塘春暮时,暂同游赏莫相违。
风光不要人传语,一任花前尽醉归。
云本无心出,庄非有意名。
午供雷腹实,晓带月痕耕。
身世随舒卷,山村任晦明。
矶到三山峻,涛奔乱石滨。
吟哦灵女庙,游奕护江神。
古往人何在,幽冥事已深。
僧戒阿谁受,法仪何处迎。
两回经梦境,三叹悟人生。
食已难为强,衣犹不惮更。
养成中馈德,留与后人言。
翰墨其馀事,诗书盖上根。
不徒为大母,犹复见曾孙。
千林同霢霂,一室淡虚明。
馀润浮窗眼,轻寒入鸟声。
纷纷度陇白,亹亹逼人清。
辛勤勿坠百年业,闲暇留情一卷书。
要向儒科著声闻,先从讲学下工夫。
一矜字十年除得,一信字五年乃成。
我赠君家一敬字,须知受用在平生。
人言尔祖玉蕴石,传到儿孙蓝出青。
眼底桐枝多秀色,早令授业各专经。
枝叶皆从一本生,源源本本是天伦。
易经著义交相爱,相忍何如相爱亲。
闻君出宰山水县,家教所推民俗淳。
田里定知耕逊畔,市廛安得讼分人。
和平遇物斯为美,恻怛存心即是仁。
休怪艺翁太淳质,由来忍字本诸经。
千载河间旧典刑,诗书习气至今存。
故家乔木知谁在,五世同居是义门。
我如王恭读书少,君如邺侯藏书多。
排签插架三万轴,知从何处能网罗。
上自先秦下五季,奥帙隐篇皆略备。
三月雅集未知还,况复夕阳犹在山。
金刀刻字碧筠上,玉卮行酒青松间。
三年不见兵马息,一日且放吾侪闲。
李君抱朴深居处,曲几匡床事事幽。
三穴有谋怜狡兔,一巢无计笑痴鸠。
白云生满溪前面,黄叶飞来屋上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