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杨柳杨柳复杨柳,舞罢青衫困垂手。
相如病思最多情,沈约才清更酣酒。
君看好鸟鸣枝闲,日与春风问安否。
亚夫营畔柳蒙蒙,隋主堤边四路通。
攀折赠君还有意,翠眉轻嫩怕春风。
青鸟泉边草木春,黄云塞上是征人。
归来若得长条赠,不惮风霜与苦辛。
笼烟带雨绿千般,柳叶初长不耐寒。
无限春情与春恨,不知谁为倚阑干。
城边客舍水边桥,柳色青青送寂寥。
无那春风不相惜,夜来吹断最长条。
二月江城杨柳春,赠行那得几枝新。
闺中只自怜攀折,不见杨花愁杀人。
杨柳枝,春江曲,千缕万缕摇新绿。
柔条不解系兰桡,相逐游丝向天北。
儿郎去未归,数遍江头树。
生死如山不动尘,更何言句谢天亲。
无端强附金荃集,付与寻枝摘叶人。
金缕初干试解衣,断肠惟有晏家词。
十年一觉承平梦,银烛西台赌柘枝。
冶叶倡条那复论,寻常坊巷半朱门。
灵和殿角东风哨,只有颦眉最感恩。
旧栽百倍近南塘,攀折年深尔许长。
寄与粉绵飞絮道,春寒犹著郁金堂。
并树绯桃花较迟,昏黄春月正相宜。
桃根桃叶开风始,商略清歌到竹枝。
种得垂杨意亦消,临风尽日短长条。
黄絁入道何年事,流恨仙人碧玉箫。
淅淅西风生暮寒。
绣衣单。
碧梧叶落藕花残。
已作绿丝笼晓日,又成飞絮扑晴波。
隋家不合栽杨柳,长遣行人春恨多。
拂水含烟舞态轻,河边桥畔总无情。
若教生长荒山里,不解行人唱渭城。
金粉楼台梦里归。
年时染汁上春衣。
而今只有花如雪,化作流萍不肯飞。
依旧烟笼十里堤。
曲池弥望草萋萋。
多情为我歌金缕,半属城乌半埭鸡。
罨溪妆阁锁春寒。
眉样谁描月子弯。
不信小蛮新罢舞,三眠三起画中看。
玉门消息怨春迟。
羌笛风前有所思。
输与酒旗歌板地,柔荑先见向西枝。
树犹如此我何堪。
往事依依种汉南。
到底庾愁消不得,西风一夕怆江潭。
笛声飞上最高楼。
梦里辽西断昔游。
春水一奁金万缕,几回天际误归舟。
带雨移根着意栽。
两行阴里素馨开。
晴光长忆龙池水,曾照宫腰瘦影来。
狼藉东风半雨晴。
江南多少乱飞莺。
短条折尽长亭晚,知唱阳关第几声。
铜驼陌上晓烟浮。
凝碧池边晚雨收。
九十芳韶谁解惜,连年舒腊又零秋。
石黛弯环镜里颦。
罗窗闲踏绕街尘。
生憎灞岸吾离恨,飞趁雕鞍更着人。
钿晕罗衫尔许长。
丝丝金线拂河梁。
愁来未要并刀剪,如此相思断得肠。
洛水微波拂苑墙。
画屏残蜡照宫黄。
东风倾国宜通体,谁赏徐妃半面妆。
老去风流强人时。
毵毵犹及见腰肢。
天津北望肠应断,无复当筵衮柘枝。
宫沟翠浪带栖鸦。
压枕回鬟梦落花。
玉辇不来弓袖冷,啼烟青锁五侯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