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岂意云门客,来看石户农。


不知烟管岭,可似卧龙峰。


采摘惟秋菊,流连及暮钟。

坐共青苔石,棋声落一花。


含冰徐孺镜,散绮谢公霞。


剑拂龙精冷,屏开雀尾斜。

上客山阴至,穿松步屧劳。


茅家蔬食薄,陶令葛巾高。


海月随笭箵,山泉赴桔槔。

东海北海海之滨,文王不作归谁亲。


太公渔钓奸西伯,美女奇物称三人。


吁嗟文武师若此,何如墨胎二子仁。

却幸穷愁得著书,萧条长守故山庐。


神仙未遣都无分,农圃何妨遂不如。


陶氏儿争惟纸笔,郑公宾笑是耰锄。

峰是罗浮最小孙,草堂须傍蒋山尊。


遗民君莫求南越,故国吾将老白门。


但使蒿藜三径在,敢言兰芷一家存。

坐爱林间石,莓苔冷有馀。


霜甘花易食,露湿叶难书。


黄菊日以好,白衣君莫疏。

白驹嘉客返,良马大夫来。


尔作同车客,人知入幕才。


拜亲孤婺出,见子二雏催。

浙东山水地,最忆鉴湖桥。


汝宅当梅市,人来必画桡。


相逢问耆旧,尚在几渔樵。

吉甫多诸友,君来燕喜同。


花愁银烛照,酒畏玉壶空。


孝友先张仲,神仙后葛洪。

明日零陵去,还寻屈氏乡。


子孙三户少,汤沐九疑长。


鸾鸟须多语,兰荪不独香。

殷勤山喜鹊,不遣片帆回。


月为弹琴上,花因酌酒开。


水声乾白石,山影湿苍苔。

怜予栖遁处,谷口四无邻。


白鹭须孤往,青山少一人。


弄书儿女小,为道岁时新。

易水悲歌后,燕人始有风。


屠沽当日好,市井至今雄。


山绕黄花北,河吞碣石东。

半亩虎门西,门临涨海低。


人随潮水至,马向落花嘶。


鸡黍高堂作,琴书稚子携。

白首因周易,君子弃世时。


羞将黄老术,去作帝王师。


高尚无吾友,艰贞与尔期。

草没山边宅,泥深海上城。


一家衣隐德,十口食才名。


歌哭难消日,文章易养生。

一姓分南楚,三闾此大宗。


君寻苗裔至,礼向逐臣恭。


汤沐多香草,田庐绕碧峰。

吾家傍海涛,烟管一峰高。


秋凿山香结,春收水翠毛。


承君来浦口,系马向兰皋。

留连东斋饮,迢递独归迟。


忽逢山媪话,知枉故人期。


月华窗上动,禽响竹间移。

独持鸣铎启群昏,南北诸儒尽在门。
身系苍生人望久,道行世子国师尊。
过忧治世常如病,冥契真诠不着言。
相思几度梦中迷,却望金门隔石溪。
骐骥合驰千里足,鷡鹩分老一枝栖。
门才通水劳移棹,箧尚藏书借照黎。
又拥朱旗入婺城,清江寒色暮云平。
霜飞竹马儿童集,日照花骢父老迎。
绣服三天传疏草,绨袍一代见交情。
大纛高牙控斗躔,豸袍骢马出甘泉。
云霞骤划双溪上,雨露偏浓八邑前。
秋浦棠阴悬节钺,河阳花色映楼船。
灿烂西台白玉珂,频年直指向关河。
丰城剑抱双龙出,瀫水桥乘驷马过。
作赋风云回缥缈,飞章山岳动嵯峨。
揽辔千山入画图,偏从岩穴问潜夫。
台端此日冠峨豸,阙下当年舄化凫。
把臂蓬蒿新白社,关心桃李旧玄都。
花里溪源有客寻,扁舟乘兴亦山阴。
十年问讯虚悬榻,一日论交已断金。
当路绿林犹跋扈,空江白鸟自浮沉。
一区吾欲理菟裘,闻道青林景更幽。
丘壑自藏三径僻,壶觞惟许七贤游。
清言对客时挥麈,爽气看山独倚楼。
萧条禅榻似维摩,荒径烦君结驷过。
丹乏九还淹病骨,谈高七发起沉疴。
醉乡天地杯中阔,胜景烟霞画里多。
早岁去城市,思为山泽游。
茫茫宇宙间,俯视若云浮。
飘摇风尘际,敛迹此林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