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深谷下窈窕,高林合扶疏。


美哉新堂成,及此秋风初。


我来适过雨,物至如娱予。

林虑灵壁名宇宙,震泽舂陵稍居后。
翟公黄鹤得数峰,对客掀髯诧奇秀。


我行新滩见益奇,千岩万窦雷雨垂。

紫微仙人今太白,不爱好官爱奇石。


顷从道山归雪山,一叶渔船一横笛。


船过宣池月满空,乘云飞上九华峰。

渊明磊落人,啾唧倦吟讽。


聊将舒啸声,一为洗喧哄。


寄言枭獍徒,请勿恣嘲哢。

生理须几何,安分一枝足。


向来高明中,百鬼作祸福。


何如此衡茅,长年乐幽独。

机云佳兄弟,胸中几石渠。


万事资不理,三箧补有馀。


它时策高勋,已复得异书。

疏泉灌空畦,折柳樊小圃。

关心有幽事,寄意在衡宇。

但恐经纶人,兹焉忽高举。

云山渺无何,地胜馀草木。


苍藤饱风霜,夭矫作岩谷。


幽香出空洞,清樾交翠麓。

草木有盛德,俗眼未易观。


幽姿不可见,微香在林间。


植我东篱菊,艺此九畹兰。

残月坏金枢,朝曦吐旸谷。


南台凌日观,杲杲明万木。


白露亦巳晞,桐阴转檐曲。

山中与谁语,俗士不我过。


时携登山屐,闲上岁寒坡。


不知青女威,奈此苍官何。

显晦固有时,出处本同致。


乘流与遇坎,等是一戏事。


真隐了无心,宁须论朝市。

高情恶喧嚣,结屋傍空旷。


草堂寄云林,远目聊自放。


偃蹇良不疑,世情真可抗。

再拜逢迎觉不便,迟迟筋力且衰年。


林堂看雨开春酌,午枕便风夺夜眠。


收蜜买茶供岁计,晒书烘画合闲缘。

宇宙一逆旅,安用归我庐。


解装寓僧房,袤丈即有馀。


三年走万里,华发照川途。

山林君已得,丘壑我犹居。
地在名徒换,年深景自如。
舍人诗可玩,丞相事堪书。
山林堂总好,六十有馀年。
转变人常尔,兴亡事亦然。
僧庐虽一坐,道院尚相连。
风物何时最爽森,除将秋霁是春阴。
客因同调成孤赏,地以高林畅远心。
梅影偏宜灯下取,竹香细向酒中寻。
有堂归去容身好,天上人间已遍游。
远害果能超华左,忘情却欲继雷刘。
松台风送晴空雨,荷沼云生画卷秋。
彼苍曾不与人期,胜事由来德所基。
闭户一经真有子,传家三世定逢时。
摛词自得江山助,种学宁求燕雀知。
华堂閟林樾,林秀水泉甘。
野色袁家渴,秋声钴鉧潭。
二难今有此,四者许谁参。
伊谁排比此溪山,只与高人倚徙看。
不是三秋足风露,从来六月亦清寒。
双锋未用平残虏,巨刃先将剸险滩。
渴绝河流几万年,如何枵腹卧大湫。
挟风长使天难暑,嘘气能令岁有秋。
倦客拟将陪杖屦,高村赢得擅林丘。
山斋尽日激清湍,未许人间俗客看。
捣药暇时来舞鹤,诵书声里答鸣鸾。
千年正统源流远,三圣遗书简牍残。
近学陶公小辟窗,境闲地迥壮心降。
临阶曲水清堪照,隔槛奇峰勇莫扛。
静对每嗟人尚独,清标长想玉难双。
唤起神龙百里来,中肠一夜九萦回。
天心自为民心动,多谢诸贤举贺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