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云已安排雪,天仍惨淡风。
缆船投古刹,拨火共谈空。
唐人旧题处,那复有江枫。
寺近阖闾国,门当岝崿峰。
清风三宿恋,紫气一尊同。
冷落回塘欲暮时,峭帆{女猗}娜去何之。
数行鸿雁书来少,一段风烟客到迟。
关吏尚嫌愁未税,榜人惟有梦相知。
江城残雪里,人发剡溪舟。
花急风翻去,潮生水逆流。
伤心怜去雁,幽兴托盟鸥。
杳杳归心逐去鸿,江枫渔火对孤篷。
一宵清梦何曾着,月落寒山半夜钟。
短篷负长虹,破䉬挂明月。
风马座中生,天幕波中出。
高城多隐映,远岫搀罗列。
山阴有归客,雪夜泛扁舟。
一笑遽云别,知君静者流。
看山对明镜,濯足起飞鸥。
长江几万里,送子一扁舟。
日落云帆尽,天空海水流。
青山无过雁,白发有归鸥。
招提遥隔阖闾城,夜半蒲牢吼地鸣。
度岭微分山市晓,穿林偏带野泉清。
高低夐彻三千界,次第频连百八声。
吴江枫落水通桥,斜月将沉斗转杓。
两岸秋声随籁发,半篷寒影带波摇。
渔舟乍起吹残火,估舶争开趁早潮。
载香游缆,傍云廊重舣,幽单春客。
一掬招提花外水,谁共闲鸥分席。
塔影书空,溪流饶舌,旧赏都陈迹。
门对云山画不如,师今一念六年居。
迩来寺好尤潇洒,张继留题内翰书。
晚泊桥边寺,迎风坐一轩。
好山平隔岸,流水漫过门。
朱舫朝天路,青林近郭村。
枫桥秋水绿无涯,枫叶满树红于花。
万里之行才十里,阖闾城头尚堪指。
游子尊前泪湿衣,离心已逐片帆飞。
出城才七里,地僻罕曾过。
孤塔临官路,三门背运河。
钟鸣惊宿鸟,墙矮入渔歌。
渔火宿江村,何人识此情。
变名张俭老,去国蔡雍轻。
独树桥头雨,寒钟夜半声。
落日下离津,江天引望频。
黯然对尊酒,惜尔向风尘。
白海迷来雁,清霜畏旅人。
画船夜泊寒山寺,不信江枫有客愁。
二八蛾眉双凤吹,满天明月按《凉州》。
姑苏船上月溶溶,独系枫桥客思浓。
雁影又微江又永,寒山寥寂但闻钟。
吴江霜冷泛疏篷,为访苕西玉局翁。
隐几公方注秋水,开轩人似坐春风。
寒山钟断枫千树,老圃香浓菊一丛。
朝来轻棹过齐门,踏遍湖东水上村。
春酿余寒风有力,雪经微雨地无痕。
又复匆匆赋远征,乌啼霜月若为情。
寺钟渔火枫桥泊,已是思家第一程。
日暮微风起,菰蒲叶有声。
晚烟横古渡,皓月满荒城。
渔火前村暗,疏钟远寺鸣。
夜火疏钟伴寂寥,十年旧梦泊枫桥。
清狂不见王司理,来问寒山寺外潮。
落景下曾城,遥烟起孤戍。
系舟著鱼矶,曳杖扣僧户。
忽逢丹霞侣,自诵碧云句。
老去都将笔砚焚,相逢相问只寒温。
更无一语堪酬对,已入维摩不二门。
撚断吟须皱两眉,镂冰琢雪等儿嬉。
解题孤月如鸡口,堪笑穷郊作许悲。
白氎青鞋竹杖随,伏犀插脑看魁奇。
水如说法翻千偈,山似哦诗蹙两眉。
率尔扣门依佛宝,欣然命驾有心期。
阖闾曾城外,寒山古道西。
若人具双眼,与佛拍肩齐。
白浪喷鹢首,黄尘送马蹄。
【其一】
白首重来一梦中,青山不改旧时容。
乌啼月落桥西寺,攲枕犹闻半夜钟。
【其二】
三年瘴海卧炎霄,梦隔青风一水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