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无奈巴南柳,千条傍吹台。


更将黄映白,拟作杏花媒。

柳下笙歌庭院,花间姊妹秋千。
记得春楼当日事,写向红窗夜月前。
凭谁寄小莲。

瓦瓯一醉万事了,醒来然竹清溪晓。


半蓑烟雨披春寒,堤上落红已如扫。


荒矶白鸟无离愁,明月清风满幽抱。

转曲认幽栖,斋名壁上题。


柳遮船步水,草出瓦沟泥。


养静抛书册,销闲倚杖藜。

已分遗民度厄年,阳馀重见□当天。


囊中馀智何人觉,洛下深衣万口传。


后辈宁烦工刻画,小诗曾不废雕镌。

蜣螂抟土丸,其智竟莫测。
中包实粪秽,外裹疑橡栗。
后推前复挽,圜转何捷疾。
晚凉多处听蝉声,齐女当年变化成。
不合著身杨柳上,也令千古动离情。
垂柳烟霏霏,甘霖沛昨夜。
乘时蓑笠翁,春耕喜初罢。
不闻叩角歌,心知望禾稼。
展季坟前歧路多,村童笑指此间过。
士存抔土争王贵,人沐遗风识圣和。
柳外轻烟归牧笛,洲边细雨隐渔蓑。
酒熟同招隐士看,饥来忍把落英餐。
春风无限闲桃李,不似黄花耐岁寒。
晚晴台上看巉岩,万壑千峰起翠岚。
恰似云间招五老,今宵有梦定江南。
阴阴烟翠足潜身,其奈娇喉百啭新。
却忆当年阊阖晓,恩袍光照上林春。
何所闻而来?不妨柳下锻。
何所见而去,魏鼎不复爨。
哀哉志士千古心,有锤弗锻跃冶金。
柳下坐怀事,道学喜传说。
人以穷来归,因之试淄涅。
是乃桑中为,谁云柳下屑。
柳岸追凉偶共来,一樽分坐绿阴隈。
歌声欲彻云中去,望眼真从天际回。
客路光阴三日阻,诗家花鸟二公裁。
柳下听鸣蝉,微阴驱薄暑。
岸阔蓼花风,石净绿萝雨。
泛泛水禽嬉,波上久容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