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丞掾分曹付旧规,翩翩文彩妙当时。
何人误读雌霓赋,他日真成幼妇碑。
曲水流觞如故事,平山行乐有新诗。
礼藉标三瑞,灵篇首五芝。
忽传神草植,高出庙垣楣。
物色甘泉诏,形容缪袭辞。
玉堂高迥不宜冬,古木回廊浩荡风。
华盖紫微天咫尺,泰阶黄道日当中。
捷书迅急时闻奏,退食从容每自公。
楚天鸿雁白云秋,归卧沧江看水流。
莫问湘累王子宿,且同新息贾胡留。
山林不返趋朝梦,道路难为筑室谋。
永嘉山色秀成堆,曾忆前年访旧来。
何处最牵东阁梦,一林松影覆春苔。
一柱擎天障海东,凭栏四望郁隆嵷。
神仙楼阁虚无里,闽越山川指顾中。
浪起鱼龙喧霹雳,天清岛屿散艨艟。
秋山过雨后,一望有云连。
水落归前港,村深出暮烟。
疾风憎木叶,白月漾江天。
病鸳悲,孤鹤舞。
凄咽遽如许。
兜率人归,留得好言语。
买屋依三阜,开窗对两池。
去来谁是主,空锁壁间诗。
锦绣胸中富,珠玑笔下生。
如何鹿门去,不向玉堂盛。
发疏常自理,心苦欲频捶。
夜月久无梦,秋风忽寄诗。
来同颜子乐,聊复宋生悲。
山阴归贺老,唐室尚升平。
诗有清狂语,心无宠辱惊。
赓歌希杰作,出处见真情。
琴书曾远访,访我海东滨。
对酒不成醉,看花惟惜春。
青灯书有味,白眼世无人。
卧龙蟠屈处,首尾枕长河。
台榭基犹在,衣冠人若何。
登临云水远,感慨草莱多。
开元古名刹,独客思凄然。
不佩六国印,元无二顷田。
吾犹甘自守,人政不须怜。
秘图留滞日,乡思已凄凄。
黄卷挑灯阅,红妆掩镜啼。
交新情黾勉,感旧恨低迷。
巨镇雄江表,炎州介岭巅。
通津波险涉,接驿路高缘。
土贡来遐远,舆图按末颠。
观光千里外,载笔五云边。
计拙如工部,文雄愧谪仙。
枕流思洗耳,怀禄敢垂涎。
洪崖中断,似蜃楼幻出,层檐叠脊。
欲问真源淩绝顶,安得乘风羽翮。
势利相忘,驱驰不惮,面背皆京国。
东阁诸郎总好文,南州多士望龙门。
共传江左风流远,且喜河汾礼乐存。
白咏青丝归赋咏,黄花翠竹共匏樽。
百年王业在《豳风》,九鼎犹存涧水东。
共喜干戈指淮甸,兼闻仗节下崆峒。
青袍白马飘零外,羽扇纶巾指顾中。
驱驰不觉青春过,离别只应白发生。
且就东山携月色,不禁南国动秋声。
天瞻析木低双阙,星拱勾陈转二更。
茜溪春日净晖晖,胡蝶双双上客知。
流水桃花聊避世,沧江鸥鸟自忘机。
迢迢魏阙江湖远,渺渺吴云日夜飞。
木兰舟子小如梭,溪口停桡系薜萝。
自拟仙人识刘阮,浪传诗句似阴何。
眼中白发王臣少,梦里青山越上多。
乾坤云海眼中赊,渺渺烟村树影斜。
冠盖倚阑辉雉堞,酒杯邀座惜莺花。
青霄昼霭开孤屿,紫陌春晖满万家。
无数夔龙集凤凰,禁城和气兆年芳。
南薰曲奏虞弦调,北苑花栽蜀锦妆。
玉泮浮来荔粉白,□镂分得衮衣黄。
爆竹喧声聒耳频,铜刀剧罢礼厨神。
闲翻玉历消残岁,窃幸金吾是比邻。
明日偕联集凤侣,今雷怅忆饲鸦人。
长安万户夜生烟,子后便称是岁前。
喜起拜稽古凤阙,文明垂象在龙田。
梅花陡放疑催腊,柏酒停斟欲待年。
神郁空传汉史中,何如翔鹤表綦隆。
羹墙日日思芳躅,仿佛缑山唳远风。
十九年惟填此中,官几为氏岘碑隆。
自惭七载成何许,只向高楼企德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