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遏云清曲累明珠,可是佳人独立馀。


延年妹比昭阳燕,西子人看镜浦蕖。


内院新妆应堕马,湖州水戏定沉鱼。

酒潮匀颊双眸溜。
美映远山横秀。
风流俊雅,娇痴体态,眼前稀有。

裙拖六幅湘江水,鬓耸巫山一段云。


风格只应天上有,歌声岂合世间闻。


胸前瑞雪灯斜照,眼底桃花酒半醺。

把酒听歌始此回。
流莺花底语徘徊。
神仙也许人间见,腔调新翻辇下来。

东山昔伴谢公游,一曲能倾十二楼。


今夜佛灯禅榻畔,路傍相逐按梁州。

散朗万情回不群,翠鬟判得一緺云。


钗钿脱奉旃檀座,纨绮裁装贝叶文。


茗碗近添禅悦味,舞衫新换戒香熏。

看鸥翻波溅,蘋末风轻,水轩消暑。
云叠奇峰,破桐阴亭午。
列岫连环,溜泉鸣玉,对幅巾芒屦。

绿发红颜照舞衣,门前车马未全稀。


若为湖上参禅去,长爪铮铮法雨飞。

方平遥驻五云车,勾引麻姑出绛霞。


莫向蔡郎矜指爪,夜深留取拨琵琶。

淮浦东边月影斜,相思何处问琵琶。
别时折是章台柳,梦里歌为玉树花。
万里客魂销绿鬓,几回幽恨寄红牙。
绮席开华馆,倾城得爱姬。
苑花输靓脸,宫柳学柔肢。
薄鬓琼钗耀,单衫宝带垂。
新花何意傍柴关,花底游蜂莫放闲。
欲问青莲采石后,江边可有望夫山。
老来春色却相关,花事勿忙苦未闲。
见说稿砧真解事,可曾山上又安山。
无端老子出花关,转入花丛便不闲。
卧对玉兰春梦起,阳台又在一重山。
燕子楼前未闭关,白头常伴白云闲。
若向五湖同一泛,西园亦是鹿门山。
千金一笑忆当年,掷果盈车数坠鞭。
今日文园已消渴,当垆休问杖头钱。
飞花片片各东西,狼藉同沾浊水泥。
尚喜枝头春意闹,黄莺啼罢鹁鸠啼。
双桨何来载莫愁,尊前一曲月如钩。
但教黄阁回青眼,莫遣红裙笑白头。
龟枕荷裳旧钓矶,东晴西雨问津稀。
风云江上堪娱老,虾菜船中已蚤归。
家酿欲倾河朔客,明珰曾解汉江妃。
双桡上下且从流,为采芙蓉出蓼洲。
奏伎喜同玄圃泛,寻源共续武陵游。
绛虹桥畔飞青雀,香玉林前狎白鸥。
华堂深处出娉婷。
语声轻。
笑声清。
名士倾城两不惭,丛台歌舞系征骖。
绿珠终合藏金谷,碧玉曾闻嫁汝南。
绠断银床飞桂瘴,弦更瑶瑟怨湘潭。
筵前檀板试新声。
娇喉啭处听春莺。
短发齐肩,似束腰肢小,更喜双眸片月清。
嫦娥怯清影。
暂别蓬山下尘境。
来作春风管领。
绿杨庭院觉深沈。
曾听一莺吟。
今夜却成容易,双莲步步摇金。
映尘兰心巧,穿窗柳线斜。
斛珠买遍五陵花。
记取十分春暖、在君家。
玉笛先将密意通,新声一缕绛云笼,把人薰得口脂浓。
屏里扑成惊蛱蝶,烛前捏就软芙蓉,只愁春到不禁风。
仕女行来乐部同,双垂罗带鬓蝉松,心儿旖旎锦堂中。
浪滚舞茵怜静婉,尘轻香迹认翔风,几曾容易得相逢。
有美如花客,容饰尚中州。
玉京杳渺天际,与别几经秋。
家在金河堤畔,身寄白蘋洲末,南北两悠悠。
携壶相访鹤先知,人懒云深扫径迟。
不用莲花开顷刻,只图荔树傲寒威。
轻风拂座翻霓羽,淡月浮杯映黛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