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麟阁岧峣入紫清,官居真是上蓬瀛。


玉壶风采想如旧,金马文章元有声。


近喜边头新奏捷,独怜江外正拿兵。

暂辞雠校去,未发见新鸿。


路入江波上,人归楚邑东。


山遥晴出树,野极暮连空。

朝衣登别席,春色满秦关。


芸阁吏谁替,海门身又还。


寻僧流水僻,见月远林闲。

洛阳才子见长沙,自识中丹鬓未华。


文武才全皆不试,丹青笔妙更谁加。


老杉列在堂皇上,小景将归学士家。

武夷之山高崔嵬,武夷先生贤矣哉。


山中高卧似孤竹,颜苍节劲清无埃。


吾君养老过西伯,不远千里归乎来。

卧闻征雁作回音,遥想吾庐玉满林。


乘兴扁舟定归去,草堂深处伴猿吟。

预知禾麦定登场,六出搀先瑞众芳。


更喜江梅自萧洒,不缘摧压减清香。

栖乌惊起天无月,化鹤归来顶不朱。


错认湖山作西子,眩人疑是玉肌肤。

幻玉蜚花湿帝城,蓬莱灯火冷中清。


人间草木旧相识,顷刻还惊面目生。

瓯蜀异乡客,西湖同日看。


浪花随去棹,风絮逐归鞍。


水浸吴天阔,山涵佛界宽。

不俗更嫌俗,风枝时拂墙。


青青映藜烛,细细杂芸香。


劲节老方见,清阴寒欲藏。

点缀工夫巧更奇,昆仑玉果半葳蕤。


嗅梅咀雪欲肠断,况读高生人日诗。

忆昔游莲幕,获登君子墙。


蓬莱醉秋月,龙凤啜天香。


台阁子将集,山林予欲藏。

济江篇已出,书府俸犹贫。


积雪商山道,全家楚塞人。


大堤逢落日,广汉望通津。

周回胜异似仙乡,稍减愁人日月长。


幕绕虚檐高岫色,镜临危槛小池光。


丝垂杨柳当风软,玉折含桃倚径香。

晓烟轻翠拂帘飞,黄叶飘零弄所思。


正是低摧吾道日,不堪惆怅异乡时。


家林蛇豕方群起,宫沼龟龙未有期。

一叶闲飞斜照里,江南仲蔚在蓬蒿。


天衢云险驽骀蹇,月桂风和梦想劳。


绕枕泉声秋雨细,对门山色古屏高。

闲忆诗人思倍劳,维舟清夜泥风骚。


鱼龙不动澄江远,云雾皆收皎月高。


潮满钓舟迷浦屿,霜繁野树叫猿猱。

千门忻应瑞,偏称上楼看。


密洒虚窗晓,狂飘大野寒。


园深宜竹树,帘卷洽杯盘。

经年离象魏,孤宦在南荒。


酒醒公斋冷,雨多归梦长。


志难酬国泽,术欠致民康。

我能甘贫谁委悉,惟欠鼓颔曳杖乞。


闭门宁饿十日雨,约己何能六尺屈。


裹子桑饭公等恩,食骏马肉我固失。

剥啄朝来送好音,唱妍酬丽自书林。


柴门未扫檐垂溜,笔退谁知抱膝吟。

吻燥谁濡翰墨场,绝思齿烦漱甘芳。


粉身莫惜归汤鼎,要与团龙发暗香。

方丈仙人定好奇,行吟合璧作琼蕤。


兔园且就如今赋,凤沼重看异日诗。

造化平心混万殊,高低一色眩离朱。


如何尚爱南枝瘦,偏以凝脂助曼肤。

天女飞花现化城,禅房深处想神清。


斋心正使无低唱,拥鼻何妨效洛生。

竹窗松户有佳期,美酒香茶慰所思。


辅嗣外生还解易,惠连群从总能诗。


檐前花落春深后,谷里莺啼日暮时。

欲究先儒教,还过支遁居。


山阶闲听法,竹径独看书。


向日荷新卷,迎秋柳半疏。

馀杭岳麓春还夏,只这心情各自知。


衮衮官居随俗日,遥遥田里独醒时。


州麾事业终何说,使节光华任有为。

姑苏台下同杯酒,一旦相从情转亲。


才屈自应无近用,时升谁不有通津。


避名苦节乾坤大,务道圆机岁月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