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诗正清新酒正醇,风流儒雅乐天真。
谁知花县称名士,不意沙场作难臣。
辽海石麟常对月,锦江竹马漫迎春。
穷经国士解谈兵,缓带经裘事远征。
诗赋不疏戎马地,纲常自镇死生情。
爱吟遗著生前草,忠节高标殁后旌。
丰碑高出浣花云,名入昭忠俎豆芬。
又得张君传信史,先生真不负铭勋。
崇庆忠贞光国步,武功文笔遍儒林。
奋髯读罢频挥泪,激起平生节义心。
廿六人中独擅名,纲常为重一身轻。
大呼逆竖风云变,纸上如闻咤叱声。
瑶编读罢忆纯臣,血字幽光映册新。
不有莱峰传盛节,千秋知己更何人。
文臣输饷到军营,倏值酋蛮挫我兵。
瑰望硕儒,为郡盛族。
出宰名区,实继芳躅。
奉令前驱,罔不肃穆。
报国仗忠义,不在夸身强。
武臣职刀矢,文臣职糇粮。
粮存身与存,粮亡身与亡。
为筹军饷逼群蛮,慷慨捐躯不避艰。
昔岭风云惊义胆,西充雨露泣慈颜。
雄才久冠青钱选,正气旋膺紫诰颁。
古有壮士辽海东,悲歌慷慨意态同。
常侯儒雅气融融,复能仗节全其忠。
伊昔射策捷南宫,铨推为吏尹西充。
四海飘蓬何处栖,厦倾一木总难支。
愿留数茎白头发,归见高皇喜有儿。
天地乾坤无可寄,飘然海国全其身。
于今天命诚如此,不负朱家一伟人。
血染征袍赤,戈挥午日低。
芳名标汗简,大节重璇题。
华表应归鹤,雄关想听鼙。
涔涔雅雨带黎风,锁院当年报警同。
芒射旄头横岭上,魂乘鹤背返辽东。
鸣琴跌宕传儒治,膏刃仓皇作鬼雄。
寒烟碧草暗离披,隐隐高原见古碑。
谩说从人皆妾妇,应夸死义是男儿。
一缳未解王孙恨,千载犹闻鬼子悲。
疆场事业厄蛮鞿,欲报君恩今已非。
猖獗凶酋原有种,善文循吏竟无归。
斜阳昔岭鸦千树,明月花溪庙半扉。
涖政西川越六年,臣心耿耿问苍天。
神人共鉴非凡令,士庶咸歌飞舄仙。
仓猝临危气益振,从容就义志犹坚。
森严华表记流连,今日重寻翰墨缘。
往事尚存前哲去,遗编能守后人贤。
先生气节堪千古,我辈来观已百年。
奈此跳梁小丑何,与粮存没矢无他。
明知将帅疏防甚,死为君王杀贼多。
吟草编成诗古雅,浣花祠祭泪滂沱。
漫道心伤昔岭边,苍穹端底慰英贤。
忠魂已着花溪岸,义像常留武庙前。
爵锡簪缨垂百代,名彰彝鼎列千年。
长材岂与数争衡,盘错翻因利器生。
三载焦劳筹国饷,一朝仓卒陷番营。
直将劲节还天地,不肯全躯负圣明。
昔余弱冠钦忠义,髫龄侧听从军事。
癸巳之年夏六月,金酋蠢动犹堪记。
我祖松茂老观察,出入绝徼无顾忌。
珠沈芳草带馀薰,玉碎空山锁乱云。
匹妇但知生共枕,五妃仅见死同群。
千秋节义谁无主,一代蛾眉独有君。
落落畴如我,无缘作骑兵。
凯旋资佐理,公务得从征。
拔剑思前绩,登台愧后程。
晋原垂恺泽,舆颂莫能忘。
习射关经术,豪吟识蕴藏。
筹边曾虑险,报国独留芳。
蠢尔宁无敌,前驱忽被欺。
儒臣诚奋勇,危地敢逶迤。
血染征衫湿,锋环战马嘶。
重述金酋事,萦怀殉节人。
死亡惟义在,恩恤自天申。
雪徼留方躅,云山仰绝尘。
五妃殉节报明君,旷代流芳天下闻。
烈魄共吞东海月,英风齐撼西山云。
啼残蜀帝声中血,拖尽湘灵水上裙。
忠魂今尚在,漫道死无传。
浩气冲巴月,丹心映蜀天。
名犹惊众畔,义岂愧前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