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谷口人何在,空馀别业存。
幽窗多鸟迹,芳径半苔痕。
扫石供棋局,催花送酒樽。
翠微丹壑倚疏楹,散帙焚香岂世情。
吟罢独看河岳色,客来同听桂松声。
三春帘卷城云入,半夜窗临海日明。
苔径云泉松十寻,风回众壑自龙吟。
谢家群从多诗兴,苏岭高人发笑音。
树色夹城春雨暗,江光吞壁夕阳沉。
楼前山气日氛氲,偶为看山一访君。
下榻微风吹石壁,当歌明月出江云。
断鸿远向沙头落,孤磬低从树杪闻。
瑶琴不复理,空馀山水情。
弃置石床上,风来时一鸣。
风枝翻夜鹊,露井响秋虫。
安知灌园者,不与汉阴同。
浪游不得意,岂似罗浮好。
君乎能相从,荷锄种朱草。
步屧越台上,诛茆越台下。
越王复何在,松风自潇洒。
云端发清磬,松里耿疏灯。
欲识心中事,还应出世僧。
忽忆还家时,俯仰空成昨。
有酒当共持,黄华开且落。
荐萧嘉树林,霜来还结果。
每避山猿窥,时向窗前堕。
竹径通松坞,幽人自往还。
焚香寂无语,落叶满空山。
如何落尘网,岁岁感秋风。
偶共息心侣,徘徊一壑中。
偃蹇复何为,把经倚庭树。
忽惊山鸟喧,登楼看秋雨。
一径萦纡夹粉墙,向来台馆化僧房。
周遭老木依然在,曾见刘家伪帝王。
千林同霢霂,一室淡虚明。
馀润浮窗眼,轻寒入鸟声。
纷纷度陇白,亹亹逼人清。
肯嫌春谢,但随云飘动,冷眠湘簟。
蜡屐正宜苔径涩,此处清晖荏苒。
亲扣柴关,瀑香斜挂,全把吴山掩。
茅堂闻在断厓居,耕凿真疑与世疏。
黄石洞依秋树冷,子房祠映古苔虚。
山人自述《潜夫论》,吏部空留处士庐。
施移小隐傍南峰,远有咸平处士风。
山态近人犹偃蹇,湖光无雨亦空蒙。
行春杖屦时时到,临水轩窗面面通。
暝色苍茫赴远岑,独追灯火下荒浔。
寒沙细水通幽径,修竹高楠走翠阴。
草草悲欢中夜语,悠悠醉醒百年心。
登高长恐主人留,今雨乘闲到上头。
双眼乾坤容万里,五湖风日属三秋。
旧坛荒落随陵谷,新径逶迤入亩邱。
病后青山似病前,山中流水亦年年。
渊明不饮终辞社,坡老多言漫入禅。
人结晚盟惟竹最,物将春报有梅先。
五峰东下见平林,中老当年卜隐心。
龙尾白云看不远,水心明月坐曾深。
谁家桃李春无色,此地松筠晚有阴。
灰心在尘境,触物无所宜。
隐居怀古人,蹇滞安所之。
闻君语幽胜,千嶂叠逶迤。
啼歇莺声午闭关,卷帘长昼看春山。
洞门花落怜风雨,石窟泉鸣讶佩环。
幽景不知辞组去,红尘空自羡人闲。
云气向晓不待族,风伯忽来吹使醨。
溪南溪北半篙碧,荷叶荷花一段奇。
旋扣柴荆行问道,少休松槛坐移时。
百忧不到酒三行,万事尽休棋一枰。
梅子未黄先着雨,樱桃欲熟正防莺。
忽惊夏向明朝立,便恐春从此地更。
白头记室朱颜令,山阁忙来去却迟。
碍尽江天松不管,吹平沙篆雁应知。
思倾竹叶疑无分,要赋梅花恰是时。
闻道山居好,林深远俗情。
茶烟熏壁暗,萝月射窗明。
学稼修禾谱,栽花识药名。
飞龙上青天,忽听山石裂。
怒驱万壑雷,散作半空雪。
脱巾弄潺湲,展席映澄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