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汀洲烟雨卷轻霏,遥望轩窗隐翠围。


万岭西来供晓色,一江南下载晴晖。


凫鸥惯入阑干宿,鱼蟹长随舴艋归。

独向东亭坐,三更待月开。


萤光入竹去,水影过江来。


露滴千家静,年流一叶催。

缆舟金华潭,遂陟冈上阁。


蹊径阻纡郁,岩水光参错。


夏林一何清,馀雨浙未落。

寒食花争丽,丰江柳独深。


此行元慷慨,落日更登临。


浩荡五湖际,风烟千里阴。

夜雨涨溪碧,天明望归舟。


飞帆出木杪,浩荡兀中流。


洪崖仙人姿,谓落沧海游。

乘兴俄成石鼓游,可堪摇落楚江秋。


岩中名字今何在,亭下潇湘古亦愁。


万里再惊金马客,一家重上木兰舟。

上国千馀里,逢春且胜游。


暂闻新鸟戏,似解旅人愁。


野色吞山尽,江烟衬水流。

一江明月夜归迟,萧洒斋中小范诗。


亭自我名犹未赏,梦游江静月明时。

江亭感秋至,兰径悲露泫。


粳稻秀晚川,杉松郁晴巘。


嗟予有林壑,兹夕念原衍。

甲子三千六百期,此山崒嵂起何时。


雄吞海渎金狮子,霸断吴门铁犍儿。


水镜照空三国恨,浪鼋撞破六朝悲。

玉勒青鞯游冶路,萝阴似水还清。
映窗窈窕数花明。
衣香多近水,扇影总疑云。

烟敛云收。
夕阳斜照,暮色迟留。
天接波光,水涵山影,都在扁舟。

滚滚双流合,棱棱独渚高。


亭台含气色,城郭俯波涛。


望岳川途迥,怀贤意绪劳。

狻猊产西域,本非百兽伦。


一朝同率舞,图画高麒麟。


三苗昔梗化,戈鋋扰边垠。

秋雨羁慈室,惊传折简呼。


黄花依玉箔,翠叶映琼苏。


爱客忻投分,论文恕鄙儒。

钩藤碍屐,带草牵衣,循途恰转回塘。
镜曲幽寻,疏磬渐引云房。
翛然半郊半郭,浣尘缨、惯咏沧浪。

老去求闲计已疏,若寻多事即荆舒。


孤高简澹为三益,淳白清凉共一虚。


有意烟云供眼界,无心鸟雀下庭除。

春深羊傅庙,江涌鹿门山。


一上孤亭望,遥空独鹤还。


浪沙明浴日,苔砌晕成斑。

山暖锦云香,江晴翠黛光。


烟林交翡翠,风槛舞鸳鸯。


路转川原迥,潮通浦溆长。

江亭秋望渺衡湘,埼岸枫林带夕阳。


欲采蘋花愁远客,白鸥飞去水茫茫。

都峤山前望北流,丹砂勾漏若为求。


陆川更在浮云外,落日旌旗生远愁。

石上茅亭绝不高,水边秋意似临皋。


长松生近蛟龙窟,夜夜倚江吟翠涛。

不见南帆上,凄然对水窗。


疾风吹大木,积雨暗横江。


远道何由达,愁心苦未降。

处处日驰销,凭轩夕似朝。


渔翁闲鼓棹,沙鸟戏迎潮。


树间津亭密,城连坞寺遥。

春江碧波渺天去,两岸红桃落如雨。


主人到此送行人,落日留连会歌舞。


渡头杨柳正依依,拂水摇风千万丝。

青山吴越晚潮天,领客登临合醉眠。


且抱风流寻酒盏,更移襟度入诗编。


雁行未许归舟速,凤阙犹看使节旋。

江波沄沄山雪盛,寒雾不收潮风劲。


诗人与我把一杯,信道东南此为胜。


隔望遥知是剡中,坐看飘洒归空蒙。

海风吹潮声,过我栏槛外。


不知地势险,但觉天宇大。


何时一壶酒,挂席上严濑。

帝城秋色逐人来,吴楚东南首重回。


风起大江龙抱石,日高天柱客登台。


一尊芳草晴相媚,十里芙蓉秋未开。

衡南秋更好,过客赏心并。


风物重阳近,江流双练明。


何年开胜会,此地集儒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