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未有干戈地,能令栋宇全。


乾坤馀壮观,荆楚郁山川。


鹤唳寥天迥,江深禹庙前。

东风出海门,处处动林园。


泽国雪霜少,沙汀花木繁。


暖鱼依水浅,晴雁入空翻。

如何执简去,便作挂帆期。


泽国三春早,江天落日迟。


县人齐候处,洲鸟欲飞时。

寺阁高连黄鹤楼,檐前槛底大江流。


几因秋霁澄空外,独为诗情到上头。


白日有馀闲送客,紫衣何啻贵封侯。

弭棹已伤别,不堪离绪催。


十年一心人,千里同舟来。


乡路我尚遥,客游君未回。

大江流日夜,空亭浪卷,千里起悲心。
问花花不语,几度轻寒,恁处好登临。
春幡颤袅,怜旧时、人面难寻。

黄祖才非长者俦,祢衡珠碎此江头。


今来鹦鹉洲边过,惟有无情碧水流。

江气藏空阔,春云压洲渚。


蒲稗迷远目,断续川陆阻。


野鹿颇公行,寒花自幽吐。

忆昔茂陵犹覆发,相逢碧玉亭亭。
十年飘泊共瑶京。
彩云徒入梦,白月太无情。

一自语溪同跨凤,人间多少崎嵚。
不关红粉是知音。
典衣春贳酒,烧烛夜调琴。

委佩晨看拜玉除,西游真食武昌鱼。


王孙碧草秋无际,仙掌金茎露下初。


今日才名须卓茂,当年词赋说相如。

赋里怀人楚泽赊,汉阳秋色净君家。


荒田偶种狙公芧,丈室时飞天女花。


门对远峰先落雁,枕欹鸣叶过栖鸦。

西江风浪夜喧豗,清晓犹闻万籁哀。


水驿正随衡雁去,云帆初学海鹏开。


山横别浦跳丸度,席对长澜阵马来。

峰头开古寺,塔下俯浮云。


山势龟蛇斗,江流沔汉分。


柳荒陶侃庙,风竞伏波军。

乘舲下吴会,寒日水增波。
江路鱼虾美,山城橘柚多。
维舟燕客醉,倚棹楚童歌。
翰墨精神全魏汉,文章波澜似春秋。
可是中州著不得,江南已远更宜州。
夕阳高柳数家,丛苇汀烟百里。
苍然几处萧疏,时见大江渺弥。
官柳春来已可攀,使君旌盖驻江干。
还颁明诏恩优渥,坐使环封俗阜安。
西塞山川馀旧迹,南楼风月有清欢。
婀娜新衣锦绣重,美人今夕过湖东。
一声铁笛千家月,十幅蒲帆万里风。
孔雀画屏占贵客,甘棠嘉树咏先公。
四海元龙眼界空,平生豪习竟谁雄。
早知黔首成秦赘,悔学蛾眉入汉宫。
曲水疏篁秋色里,小山丛桂月明中。
人生萍梗受风吹,踪迹分飘底用悲。
碧海鳞鸿传锦字,清秋鸾鹄见冰姿。
为师喜有胡安定,知已岂无钟子期。
乘舟仙客汉川回,枉示封题手自开。
凤髓龙团劳远寄,建溪顾渚不须猜。
横槊吟边积战尘,息机空羡汉阴人。
祇园腊度恒沙劫,茅屋秋归四壁贫。
冷月庭中垂橘柚,闲花门外落荆榛。
不老长生世所稀,要持阴德定镃基。
能行方寸无欺处,方是平生踏道时。
长以仁思登恺弟,莫教深刻失便宜。
高人税尘鞅,嗜此林麓居。
空翠眩微旭,石气陵玄虚。
淑景秘莫测,协风与之俱。
江浒老梅树,百花头上开。
微风散清馥,寂感如灵台。
君子道云长,坐观凡木摧。
委佩晨看拜玉除,西游真食武昌鱼。
王孙碧草秋无际,仙掌金茎露下初。
今日才名须卓茂,当年词赋说相如。
妾本摽梅女,芳心托凤凰。
锦衾角枕鲜,未上合欢床。
凄风天南来,空夜念天霜。
晚岁频为万里行,滇黔吴越又蛮荆。
承恩半载连移节,入觐逾年两到京。
敢谓识途询老马,生惭迁木类新莺。
及余剪烛联床夜,重与论文把酒初。
补得笙诗歌有獭,传来门客食无鱼。
和戎时尚安边论,富国谁求平准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