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旅思遥遥倦向南,谁家烟火起晴岚。
孤城归鸟连寒角,极浦斜阳带远帆。
枫叶自能悲楚客,竹枝何用怨江潭。
何处行来湖海流,思归凭倚隔溪舟。
枫林无限深秋色,不动居人一点愁。
花县风烟淡,长江波浪多。
望中无长物,芦荻隐渔蓑。
春风澹荡古东川,楝子花开绿满田。
百福暝钟空象外,九莲明月印溪前。
天清鹤语山头树,日暮人喧渡口船。
寥落胥门外,同舟李郭非。
雨昏归鸟暗,江晚渡人稀。
春后有馀感,泥中叹式微。
瘴云消尽日衔山,风动疏帘眼界宽。
试著胡床临水坐,要看金塔涌澄澜。
寒江波冷西风急,况是津头日将夕。
长年引手费招呼,搔首携囊空伫立。
乾坤扰扰嗟浮生,烟波万里争微名。
长江渺渺雨蒙蒙,自在扁舟一叶中。
欲识此行无可意,往来俱被打头风。
活活临江水,流丹落晚霞。
波光归海曲,日色近毗耶。
列坐蹲危石,衔杯瞩锦沙。
江头欸乃声,惊散寒云影。
渔竿挂夕阳,月照芙蓉冷。
落日孤帆晚更移,狎人白鸟立渔矶。
投竿自信机心息,俯剑空嗟往事非。
秋薄芙蓉江上冷,光分杨柳雨中微。
帆势迎风疾,滩声入莫諠。
渔灯出疏树,客路问前村。
野鹤冲烟迥,山花带雨昏。
孤亭依落日,芳草满征衫。
天远愁归梦,云低碍去帆。
江湖怀上国,山水负长镵。
疏林依古渡,故国绕长川。
去水乱缠石,遥山翠贴天。
山猿堪有泪,沙鸟愧闲眠。
扁舟九月溯沧波,漂泊其如感慨何。
木落江淮秋色老,山连巴蜀暮云多。
草堂猿鹤关乡梦,泽国鱼龙入棹歌。
长天敛尽落霞红,草屋炊烟野渡东。
一带寒沙秋水白,荻花吹老鲤鱼风。
昔年吴越事并吞,留得青山只断魂。
落日正明渔浦渡,归鸦遥点范家村。
云分雨脚回沙溆,帆趁潮头出海门。
山云欲断未断,水鸟将飞不飞。
湖上浪喧风紧,鹿头艇子初归。
垂虹桥上闲立,三高祠前独吟。
昔日清风何在,五湖烟水沉沉。
万里沧波带白沙,渔舟风起钓丝斜。
沧边秋色无人管,半属芦花半蓼花。
金门画史小李徒,何年写此秋江图。
斜阳杳杳下林杪,隔岸几点青山孤。
时当深秋八九月,红叶似锦烟中铺。
江头二月草萋萋,吟倚东风望欲迷。
日落海门烟水暝,雨收江浦树云低。
潮头生自湄州北,山势来从禧水西。
久厌驱驰客路遥,征衫脱去又吴舠。
茱萸湾见初三月,杨柳风移廿四桥。
为忆筱园人淡荡,可宜花雨梦飘萧。
日没群峰争向西,片帆东指客程迷。
江山寥落同萤照,城郭苍茫与雁齐。
久坐欲呼河汉语,苦吟如索肺肝题。
风帆已落山生烟,霜叶半红新雁天。
野店小桥通线路,孤峰古寺斜阳边。
荷担驱驴者谁子,满衣山翠凉娟娟。
柰榆株栎枫樗村,古台半隐溪林根。
短桥细路入幽径,断无人屋谁乡枌。
远山微云出木杪,白沙丹叶随洲痕。
冈峦迤逦水悠悠,雁落沙洲古木秋。
隔岸有人愁日暮,急须济我勿横舟。
李唐王孙重毫素,爱写寒江千万树。
上有蓬莱五色云,下有仙家几庭户。
清霜点作秋满林,咫尺瑶窗起烟雾。
风微杜若香,潮满江声寂。
扁舟古渡前,推起篷窗白。
山外日未高,波底云先赤。
小鸟林依山欲昏,冷烟犹动獞人村。
黄茅屋背登禾穗,白竹篱腰带潦痕。
武帐鸣刁江客悄,平沙争爨仆夫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