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江流旋绕临江城,江中之水何清清。
江比颍川堪洗耳,清似沧浪可濯缨。


结庐江上孙文宝,闭门诵读明经早。

寸寸水痕长,中流砥柱鸣。


本来无酒量,强酒压江声。

一雨水三尺,江奔石不移。


悠悠鸂鶒意,添得病夫诗。

仙凫清晓拂行台,细叙离怀阁酒杯。


万灶疮痍看抚字,六年军饷费飞推。


如今卓令真书最,自古山公解荐才。

采石至彭蠡,江湖千里赊。


风帆趁朝暮,时见水明霞。


沙鸟氄焦尾,霜芦飘朽花。

春晓泛官艖,天空眼界赊。


岸容烟截断,山影日推斜。


花鸟随时句,江湖到处家。

人家无远近,压酒候新年。


一枕江行梦,千峰雪霁天。


寒梅惟迸竹,孤鹤不群鹯。

常时抛渡如不知,公安浪高船倒吹。


数月江程绝无阻,一舍沙头风泊之。


因行逢触发深省,无事安平人不领。

回望湓城远,西风吹荻花。


暮潮江势阔,秋雨雁行斜。


多醉浑无梦,频愁欲到家。

春去夏来常水宿,苍茫万里看朱旭。


山色遥开茂草碧,江流半是浮萍绿。


谁辞龙卧傍尘埃,自笑鳌连钓溟曲。

万山壁立两岸,一水斜到三湘。


严冬冒雪发棹,春水乘流还乡。

朗宁饱餐短项,端州初试细鳞。


风波愁杀游客,海味输他渔人。

经旬不息妒雨,竟日澹荡柔风。


春水骤添新涨,归心一夜俱东。

楚水绿涵天,群山霭而秀。


君行当何之,我谒惭已后。


轻舟翻然来,喜气泻襟袖。

作客归无计,应知梦草堂。


浮名驱策远,小妇别离长。


江路多春雨,山村易夕阳。

五溪三峡出黔阳,贤宰朝京道路长。


蜃雨蛮烟收健笔,雕题卉服送行装。


孤帆身拔蛟龙窟,万里心依日月光。

瓜步西头水拍天,白鸥波上寄长年。


个中认得江南手,十里黄芦雪打船。

绕屋桃花可得追,迎门犹有海棠枝。


牡丹未放酴醾小,并入青梅煮酒时。

西湖杨柳欲栖乌,遥想溪山似画图。


二月到家寒食近,末梢春境忆西湖。

白昼春光绿染衣,东风千里挂帆归。


竹篱红白花相映,只听鸡声在翠微。

二月湖山把酒中,呼猿洞口水涵空。


醉来剥尽新花蕊,百叠生红未见风。

塞空春意总分明,桃李无言却混成。


刚被幽禽知此意,风前拈出两三声。

闲来此意本翛然,一点清愁出意边。


亦似东君无定准,乍晴乍雨恼花天。

香鞯绣轭急朝昏,李陌桃蹊不尽樽。


满席落花人睡起,始知春兴属柴门。

一层山只一溪斜,偃卧东风恋日华。


莫把江行生旅思,他年忆此胜还家。

薄晚东风一岸巾,波光挟日战龙鳞。


寻思来往成何事,只向人间得此人。

江行二月正清新,无主桃花不恋春。


老去情怀甚年少,少年未解惜芳晨。

彻底清姿秀可餐,柔枝不怯胆瓶寒。


三星细滴黄金盏,六出分成白玉盘。


是物合陪仙子供,何人遣傍客舟看。

南讹溽暑方流汗,北陆凄风已裂肤。


江介寒暄真叵测,袗絺重茧在斯须。

远涉仍多病,那堪正蕴隆。


黄沙吹白浪,赤日照青枫。


天地支颐内,江山散发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