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锦席人须醉,仙舟客共登。


年华各自惜,意气转相矜。


瓶水沉朱李,溪花覆紫菱。

卷幔千花暝,回舟一水遥。


芳情瑶瑟怨,别曲凤笙调。


桂苑通仙阁,兰房接画桥。

尊酒相逢,笑同是、旧日天涯行客。
花气轻浣兰襟,琵琶泪无迹。
秋正悄、疏灯自落,风潇洒、桂华流席。

盟鸥不管今何夜,鹤声露华偏警。
去烛听秋,钩帘坠叶,清绝吾庐人境。
孤光照岭。

浮世浑如出岫云,南朝词客北朝臣。


传邮扰扰无虚日,吏俗区区老却人。


入眼青山看不厌,傍船白鹭自相亲。

乐莫乐良朋,同胞瀛海内。


矧复聚此州,此乐无乃太。


晨策披曾巅,夕篙泛晴濑。

微雨爽晴昊,柔风涣清泷。


空明山四坐,宇静天八窗。


筮言得幽真,此意谁与双。

微雨止复作,柴门蓬蒿积。


城隅得幽径,违淖洷蹑屐。


吾邑有君子,官居似禅寂。

节物自催迫,意闲欢有馀。


驾言二三子,往寻隐者居。


城隅有乔木,人言于公闾。

性不事轩冕,敢从公卿游。


田歌扣牛角,谁意乐府求。


公有三岛客,凛然气横秋。

岁晚得膏泽,荞花香满村。


稍令催科帖,迤逦不到门。


我有贤太守,手抚疮痍痕。

谪仙来人间,风流占名城。


时将琬琰句,自和钧天声。


好语一题拂,群趋耳争倾。

谢公志东山,杖屦未冠盖。


兴成江湖游,意落轩冕外。


阴阴耸百木,浏浏鸣溪濑。

胜事随年阿堵中,老夫久绝马牛风。


消磨药石一春过,寂寞樽罍万事空。


亭下麦秋惊翠浪,山前雨脚卷晴虹。

冬序玄以冥,闭塞乃其职。


巧作六花飞,与天为粉泽。


初舞若狂然,既定稍真积。

为酬佳节访江皋,短棹能宽脚力劳。


把菊未遑忧岁恶,爱松相与叹风饕。


雨馀得水三湖阔,天静无尘九叠高。

一阳生后阴飙竭,湖上层冰看折时。


云母扇摇当殿色,珊瑚树碎满盘枝。


斜汀藻动鱼应觉,极浦波生雁未知。

都人层立似山丘,坐啸将军拥棹游。


绕郭烟波浮泗水,一船丝竹载凉州。


城中睹望皆丹雘,旗里惊飞尽白鸥。

旧向沧洲隐,今陪茂宰游。


笛声催画鹢,帆影挂浮鸥。


酒对青山暮,歌翻白苎秋。

晚凉人未醉,移席泛烟波。


酒远杯常待,舟平岸易过。


鸟边浮晚吹,花底度轻歌。

节过重阳菊未花,且随白露泛蒹葭。


十年自卧沧江雨,九月虚浮汉水槎。


鼓角城头当落日,楼台天上敛残霞。

远集亭边骑,新成槛外舟。


岁时开小会,信宿是中秋。


倚杖迎岚气,褰裳渡石流。

别馆依泉石,方舟集俊英。


陈诗吴季子,讲业鲁诸生。


云树空中影,笙歌水上声。

荡漾千峰色,轻舠入翠微。


凫迎仙令舄,鸥拂野人衣。


岸柳晴犹湿,江云冷不飞。

夜郎长流无归期,得归不受樊笼羁。


采石江头好山水,鹡鸰留连花满枝。


几回泛舟过牛渚,星河浮空月当午。

寒风微雨共扬舲,无数渔歌竹外听。


浦口小洲悬半月,海门孤塔涌罗星。


洪涛敛势奔归峡,众水分流散入汀。

夕阳箫鼓起中流,十里芙蓉两岸秋。


荇带乱萦青雀舫,菱歌低度白鸥洲。


吴山积翠斜侵郭,越女凝妆尽倚楼。

去岁仲冬齐泛艇,戏将联句效城南。


眼前风景犹如昨,又过春光二月三。

钱颙画山工画雪,山下寒江更奇绝。
万壑千林鸟倦飞,苍松古柏冻欲折。


清人何日纵冶游,银涛渺渺着孤舟。

蟹潭风物定如何,南北驱驰岁月多。


此日又从尘里去,几时来赋濯缨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