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客店至泰安州,不复敢以客店目之。
余进香泰山,未至店里许,见驴马槽房二三十间;再近,有戏子寓二十馀处;再近,则密户曲房,皆妓女妖冶其中。
余谓是一州之事,不知其为一店之事也。

高卧成吾懒,闲居任物情。


开门稀候吏,隐几至啼莺。


仗酒为公事,裁诗问友生。

范叔倜傥士,南州多令声。


忽如阮陈留,骑驴向东平。


饮酒仅三日,翩然朝玉京。

琼台双文篚,上有五色芝。


纤月承卿云,炜煜霞文披。


藉以流黄绮,贡之白玉墀。

忽闻谒台去,颠倒揽裳衣。


不知褦襶子,规腰何所师。


含吐将及唇,瑟缩未成辞。

不有清尊在,何当慰折腰。


倦来时自哂,狂至欲谁骄。


岱色家家饱,岚云日日饶。

平生交友接龙门,霁雪高山共酒尊。


立处不知天下小,坐中祇谓古人存。


文章海内亡知己,旄节江东见后昆。

策马齐中道,行当佐郡忧。


城连岱云起,地接海天浮。


赋税徵兵日,星霜报国秋。

阁道双龙口,箱空俯泬寥。


路斜千虑失,山正百灵朝。


鱼贯联鸠杖,星躔合斗杓。

无地堪容马,朝天只御风。


石形千处险,肉质几人工。


鸟道明如线,篮舆曲作弓。

夫子原尊鲁,登兹意转深。


野龙偏斗血,炉火自销金。


日色旁虹珥,松根满枳林。

电划青徐小,烟浮洙泗低。


虞巡标石纪,秦树听猿啼。


辇路埋金匣,新情鍊木鸡。

众岭群争削,巍楼插独高。


自然留鹤驭,从此有松涛。


海色浮星汉,天心损羽毛。

沙过灵旗闪,风行铁瓦飞。


鬼神司石窦,星月泊僧衣。


五色炫凡界,孤光洞帝畿。

天门真万丈,城郭已千重。


别界开灵府,高居见岱宗。


日光低午照,云影乱诸峰。

王者不贵力,秦皇御辇来。


未观东海日,先上登封台。


琢石难留字,祈天未遏灾。

绿影云俱远,红门路始通。


精神难透石,衣袂易呼风。


峡月疑流雪,山霞似坠虹。

松径开秦代,崖名逾汉时。


风声红日急,石骨绿云滋。


未破洪蒙气,谁知天地私。

百灵开岱岳,万里到孤心。


玉蝶藏青霭,金函閟碧岑。


纡回秦径古,想像翠华深。

地拔云中磴,螺旋屋里湾。


登临情未易,归客路方难。


残雪犹吞岳,寒风只在山。

仆仆风尘日又斜,星言夙驾路偏赊。
苍茫十里烟中柳,寂寞千村月下花。
山到孟林青未了,汶流汾水浩无涯。
泰山福地逢人日,得意春风动彩毫。
莫讶岩岩多气象,中台望重本来高。
泰山雄胜地,人物出,必豪英。
看衍庆堂中,使君才气,磊落高明。
春风又临初度,正梅花、香满腊嘉平。
茅檐北向拜丹枫,香案炉烟篆晓风。
礼毕凭高一瞻仰,帝都遥在五云中。
汶桥高里朔风声,岱顶归来历下行。
清、济依然流泗水,泰山幸不隔长城!
争桃乃有齐三士,辞币曾无鲁二生。
游遍中原将北上,萧萧轮铁向燕京。
肤寸瞻何处,苍茫合暮烟。
秋声秦爵树,沙路鲁归田。
闻说徂徕宅,犹存庆历年。
海上晴岚蜃气封,爰居避地正匆匆。
泰山绝顶无阴雨,便与仙人住一峰。
客心晓逐五更鸡,马首东南月未西。
峰逼天街星影动,岸崩河曲水声迷。
枣花浥露垂荒井,麦穗临风压大堤。
偶然离束缚,终未脱嚣尘。
红蓼思乡国,青松见故人。
山空千佛古,池暖四时春。
顿与名山远,还同木石居。
横琴无待月,垂钓不求鱼。
园小偏宜水,官贫尚有书。